秋瑾可谓二十世纪中国知名的女性之一。1907年7月15日在绍兴就义后,百年来,女界中为世人普遍熟悉与持久关注的,秋瑾是一人,真正当得起俗话所谓活在人们心中。对其三十三岁短促一生的研究早已硕果累累,关于秋瑾的讨论与叙述却一直不曾停歇。作者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思潮视野论述秋瑾,在细致爬梳秋瑾史料的基础上对秋瑾的经历、人生际遇
文天祥21岁时高中状元,后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加封信国公。期间,蒙古军大举入侵,南宋军节节败退,他变卖家产,举兵勤王,历尽艰辛,为国纾难,收复了江西、福建和广东大片沦陷的国土,但转战到广东海丰县五坡岭时不幸被俘。被解押到元朝大都燕京后,面对降元的南宋旧臣和元朝高官甚至元世祖忽必烈的百般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以身殉国,年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一步介绍了他们的先进事迹,讲述了二位人民教师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勇于担当,对学生胸怀大爱、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对于激励和引导广大教职员工树立积极向上的教育理念,弘扬正确的道德师风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本书共13章,主要包括:顽皮童年:少小爱涂鸦灵性满乡间;痴心学画:才得栗庵笔又学宾虹墨;负笈壮游:看罢嵩山秀更睹太白奇;乱世劫难:八年逃难苦三载忧愤情;晚年新生:政府重名士聘为副县长;层空欲上:江浦画“春修”得友漫成诗;扬州萍寄:羡彼小麻雀泊然两无营;草堂惊梦:劫后身半残,春信误归鸿;日照扶桑:樱花烂漫开一水送春来等。
辜鸿铭是清末民初著名文人,学贯中西,辜鸿铭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面对翔实可信史料的缺失,对于其生平和思想研究中的种种难题无法有突破性的进展。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他精熟于多种西方语言,其主要文章和投书大都发表在欧美各国的报刊上,很难系统地搜寻。本书辑录其100余通现存信函,绝大部分为英文书写,包括私人信函和在报刊上发表
《焦裕禄的故事》讲述了焦裕禄从穷苦少年成长为人民公仆的曲折历程,生动再现了其带领兰考人民为建设家园从而克服艰难险阻除三害的感人场面。作者用克制、凝练的笔触,书写焦裕禄的伟大与崇高,诠释焦裕禄的初心与坚守,借此展现一个饱满立体、有血有肉的党的好干部形象。
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自号郘亭,又号紫泉,贵州独山人。晚清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宋诗派重要成员。家世传业,通文字训诂之学,有西南巨儒之称。曾为胡林翼、曾国藩幕僚。本次将其手书日记整理成册,时间跨度自咸丰十年至同治十年,日记以真实朴素的笔触记录了其去世前十余年日常生活状态,包括其居家生活、亲友交游
吴大瀓,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晚年又号愙斋,江苏省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官员、著名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本书原为《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三辑)之一种,收录吴大澂《吴愙斋大澂尺牍》《吴愙斋赤牍》《吴大澂手札》《近代史所藏吴大澂档》等手札。前三种是吴氏给陈介祺、王懿荣、徐熙的书信与手札,后一种为吴
本书再现了董玉哲先生30年百转千回的经商史和感知深切的心路历程,以持续追求正义为心中坚守,以持续践行正义为知行合一,终成一代优秀的企业家;同时,还映照了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各个时期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本书是分析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古代工匠的代表作,探究中国古代工匠的“匠心”,研究中国古代工匠与中国古代哲学之间的关系,力图揭示杰出工匠和中国古代哲学之间的某种文化关联和意义,发现中华文明的工匠基因,解释文明发生的深层次机理,视野开阔,视角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