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秉琦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引领和指导这中国考古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郭大顺师承苏秉琦先生,也就有更多的机会得苏秉琦先生的指导。在日常的工作汇报、书信来往或聊天中,总是能从苏先生的言语中捕捉到更多的思想火花,以致他在红山文化的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研
本书主要以图文的形式介绍河北省石家庄市146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加入二维码,读者可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本书的编辑与出版是在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项目获取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完成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项目的一项成果。
沈岗墓地位于湖北省襄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团山镇余岗村六组沈岗自然村,西距古邓城遗址直线距离约2千米,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2004~2010年,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沈岗墓地进行了10次发掘,共清理两周至明清时期墓葬1129座,其中以东周墓葬为主,出土陶器、铜器、漆木器、玉器等各类随葬器物3000余件。发掘表明,沈岗
鉴宝集(九江地区文物研究)
本书为老专家系列书之一,本书作者张之恒老师是国内著名的考古学家,在史前考古领域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声望。他毕生致力于中国石器时代的教学和研究,他编著的多种考古学教材成为国内考古和文博专业的通用教材,特别是《中国考古学通论》,先后多次印刷,成为本科生和研究
《扬州考古发现与研究2020年(总第1辑)》是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编写的文博文集,收入21篇考古发掘简报和学术论文,分为考古新发现、扬州地域文明探索和其他研究三个专辑,内容涉及扬州地区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和研究,与扬州地域文明有关的城址研究、文物研
本书为牧野文化丛书中的一种,意在为读者保留一点历史的记忆,增加一点乡土的自豪感;若能由此及彼,寻求到民族文化的发展基因,为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做点贡献,那当然更值得欣喜和庆幸。本书所选碑刻为古碑,以清代以前为主,民国为辅。1949年之后所立之碑不在本书的选择范围之内。本书所选古碑分两大块:地上以碑碣为主,地下以墓志为主
苏派青铜文物修复技艺是我国江南地域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粹,凝结了历代匠人的智慧与才干。本书对苏派金属文物保护修复的方法和理论进行研究与探讨,有利于加强我国南北两派青铜器修复工艺与水平之间的交流,对我国青铜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以苏派青铜文物修复技艺传承者的身份与视角,详细介绍多年来在南京博物院从
殷墟甲骨斷代標凖評議
应县木塔,即佛宫寺释迦塔,是我国现存的时代最早的木结构高层建筑物。本书是关于这一木结构高层建筑物的详细、全面的资料,全书分为文字和图版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