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作格?作格格局与汉语是否有瓜葛?类型学作格与形式语法作格(非宾格)有何关联?相关研究繁多,但终无定论。本书正是围绕作格与汉语语法的研究主题,出于整理既有研究、以作格为工具剖析汉语语法的目的,收录了15篇已经在专门刊物或学术活动中发表过,观点各异但内容相通的期刊论文。这些论文涉及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一些民族语和外语
本教材旨在基本逻辑知识的框架内,从批判性写作、学术论文写作的实际指导作用角度进行设计。因此,本教材第一板块(前五章)针对基本逻辑知识点结合写作的要求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第二板块(6-8章)针对逻辑论证、逻辑谬误的知识和原理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注重对于批判性写作、学术论文能力和方法进行提升。第三板块(9-10章)针对
本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从大学语文的性质、特点、功能、目标、现状与反思等方面,对大学语文及大学语文教学进行了概述;从文化的概念、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审美习惯等方面,探究了大学语文教学中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性的三个维度;并站在大数据时代的视角,探索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主体以及中
随着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人们也越来越喜欢在交际礼仪中采用传统的方式,包括用语,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本书就是为此而编。全书按社交礼仪的实用需要,分为礼貌、问候、祝贺、规劝、慰问、情感、称谓等。一书在手,各种场合都能应付自如,得体而又显得有涵养有学识。
《汉字形体史》共四编三十九章,总字数约150万字,内容包括上古形体史、篆文形体史、汉隶形体史、草书形体史、真书形体史等,全面论述了从商到清的汉字形体发展历史,详细介绍了各种书体的特点及兴衰、各个概念的正确含义,图文并茂,是第一本关于汉字的通史性的著作。该书选取的研究对象,不是当前学界关注并深入研究的甲骨文,而是聚焦近代
语音卷章节主要有一是各地音系:涉及广州方音、番禺方音、增城方音、龙门方音等72节;二是字音对照部分。
语法卷分别介绍了广东省72个方言点的对应表述,这72个方言点中,粤方言38个、客家方言18个、粤北土话3个、闽方言13个。
口头文化卷为广东省境内72个汉语方言点的口头文化语料汇编。
词汇卷收录了广东省粤、客、闽方言及粤北土话72个调查点各1200条的基本词汇材料。
《宋元韵图五种用字研究》一书选取《韵镜》《七音略》《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五种具有代表性的宋元韵图,从韵图用字这个最为基础的环节切入,展开全面整理与分析比较。为实现韵图与韵书、韵图之间用字的综合比较,本书建立了宋元五种韵图用字数据库,并且结合研究需求将结构各异的韵图统一为韵图数据表,在此基础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