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讲述宋词中的植物故事的科普大众读物。本书是“文学与物”系列科普丛书中的第二期图书。本书以宋词为基础,选择宋词中出现的植物意象,文学+科普的形式,考证辨析植物,并用通俗文艺的语言风格讲述这些植物的生态学特征、生长习性,以及植物背后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意义,包括但不限于古诗词文化、民俗文化、典故来源等。分草木篇、花
本书是明代传记文学研究的一部重要专著,是古典传记研究的重要成果,由作者近些年发表的15篇传记方面论文和3篇附录构成。中国古典传记历史悠久,与西方传记在历史渊源、文化理念、具体实践上都存在重大差异,对古典传记的研究既有助于弥合新文化运动以来古今传记间的断裂,加强古今传记间对话,又有助于建构中国传记学,促进中西传记对话。2
本书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对“男婴笔会”做了深入而全面的考察研究。从2021年9月起至2022年末,作者李学谦分别对“男婴笔会”成员及相关当事人进行多次采访,历时近两年整理撰写,重点从“男婴笔会”的由来、“男婴笔会”的创作、“男婴笔会”的感悟三个方面,对访谈内容进行了结构化处理,并对当事人口述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文字整理
诗词创作离不开评论。“点评”则是评论的一种方式,简单明了,重点突出,对于作者和读者都有指导意义。本书收录了600余人次的诗词专家对不言(段维教授)的200多首诗词的点评文字。这种“汇评”目前市面上尚未见到,体例上有一定的创新性。本书稿为段维教授多年来所写的200多首诗词以及点评整理收集,诗词内容高雅,诗评的作者都是诗词
本书是一部反映“丝绸之路”沿线风土人情、景观,抒发家国情怀的古典诗词赏析选辑。古人一路跋涉,脚步丈量万里黄沙,拂袖八千里云月,留下璀璨诗词文化。这些经典隽永的诗篇如同散落在这绵延丝路上的颗颗璀璨水晶,编者以丝路为经,以情感为纬;以诗词为魂,以书画为骨,穿越千年,纵横万里,重现广阔丰盈丝路文化,精心编制成一条有如璀璨夺目
本书为“苏州大学文学院学术文库”之一,收录作者多年来关于汤显祖及明清传奇研究文章37篇,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汤显祖的情、梦与戏探骊》,从各个视角对汤显祖的情、梦与戏作了探索与评论;下编《明清传奇名家名作评鉴》,按时代先后,对多名名家及其名作进行评论和鉴赏。书稿收录文章为作者多年来关于汤显祖与明清传奇研究之集大成,纵
湿地植物泛指生长在过度潮湿环境中的植物,包括水生、湿生以及一些中生植物。这些湿地植物在生存环境中相互竞争、相互依存,构成了多姿多彩、类型丰富的湿地王国;湿地独特的水文、土壤、气候环境也塑造湿地植物不一样的特征。本书介绍了《诗经》中57种湿地植物,细数诗歌中的典故,描绘植物的生理特征,介绍植物的生态习性,梳理植物的多样功
“安徽诗人研究文存”丛书共10种,收录了关于历代安徽籍诗人曹操、曹植、嵇康、刘长卿、张籍、梅尧臣、吕本中、张孝祥、方回、钱澄之等人的自民国时期至现在的主要研究成果。书稿从学术史的层面展现百年间对该诗人的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利于深入发掘安徽文化底蕴,深化安徽诗人研究,强化安徽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本书稿收录了研究曹操的
“安徽诗人研究文存”丛书共10种,收录了关于历代安徽籍诗人曹操、曹植、嵇康、刘长卿、张籍、梅尧臣、吕本中、张孝祥、方回、钱澄之等人的自民国时期至现在的主要研究成果,对深入挖掘安徽文化底蕴、深化安徽诗人研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有利于强化安徽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本书稿收录了研究嵇康的学术论文二十七篇,包括刘师培、鲁迅、容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