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术名著《群经平议》的全新点校整理本。《群经平议》是晚清著名经学家俞樾校释群经的代表作,此书对先秦十五部重要的经典进行文字上的讹误校订,对前人及同时代学者的学术观点亦有批驳,新见新义颇多。整理者王其和广泛参考诸版本,对此书做了细致的校勘与标点工作。
本书是传统文化修养丛书续三中的一种,本书作者为民国时期国学名家,编纂有巨著《十三经读本》,本书是其中的提纲部分,书中对《周易》《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13部儒家经典做了提纲要领的论述,逐一阐明其思想与内容的重点,疏通经学义理。本书曾被无锡国
民国大佬李根源辑,收书二十种,除李氏个人著作,另收释普荷、金泽、孙光庭、李学诗等滇籍人士诗文集及曾于云南任职的贺宗章之《焦尾集》,又有《陈圆圆事辑》等云南历史文献。《文氏族谱续集》一书,是文征明家的族谱,文氏后裔清代的文含所纂辑,借本丛书得以保存。李根源为民国文化大家、西南地区文化名人和民国元老。本书丛书在西南地方文献
本书在保留四库的风格、韵味的基础上,在四库书海中细心拾掇,精选篇目,按照经、史、子、集的四部编排法,进行了有重点、有选择地收入,力求突出四库的博大精深,又基本上选取了各家代表作,书中还对原文的难解字词进行了注释。
全书分为初阶、中阶、高阶三部分,按照古人修学的次第,每一部分选取国学经典篇目的重要章节,由浅入深分析引领。每篇文字,对难认的字词进行注音,并附有解释,对章节进行导读,引领读者进入国学世界,享受读书之乐,提升精神境界。本教材特色和优点:1.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先人留给我们的财富博大精深,让读者了解或热爱经典诵读活动由
《文苑英华》与《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和《册府元龟》这三部类书构成了宋代四大官修书,为古代诗文总集。宋太宗赵炅命李昉﹑徐铉﹑宋白及苏易简等二十馀人共同编纂。全书一千卷﹐上继《文选》﹐起自萧梁﹐下讫晚唐五代﹐选录作家两千余人﹐作品近两万篇﹐按文体分赋﹑诗﹑歌行﹑杂文﹑中书制诰﹑翰林制诰等三十九类。每类之中又按题材
本书注论结合,眉批补充,内容完整,从一字一句到脉因证治都作了详细的剖析。《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着《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金匮要略论注》,是《金匮要略》注本,25卷。清代徐彬撰。徐氏据明代徐镕本的条文次序予以论注
本书共二十一卷,分别记载了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事,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
经学是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基石,是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学术体系之大宗。但晚近以来,受到西方的冲击与国人的蔑弃,加之自身未能建立起适合于时代的新的形态,经学成为已陈之刍狗,长期被否定。由此造成国人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缺乏正确认识,在面对时代之挑战时也常常感觉捉襟见肘,无所适从。在此局面下,重建经学思维体系,从学理上改造经学的历史形
本书影印清抄稿本《四库全书表注》,书前附有解题,概述作者及作品内容与该书的传抄、流传过程。《四库全书表注》是清代著名学者、书法家李文田对乾嘉时纪昀《四库全书》成书后所上表文的注释。此书先列表文之句,每一句下,条列与句意相关的古代典籍,详加注释。该抄稿本的书法价值亦较大,其字雍容浑厚,十分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