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中国高校第一个科学史系的江晓原教授,写作“科学外史”专栏超过17年,至今仍在持续进行。专栏文章每3年便成书一本,旨在用科学故事或事件来传播思想,培养科学思维、提高科学修养,让科学离人们更近一点。在这个系列丛书中,古今中外的重要科学人物、科学事件一一登场,让人目不暇接。——赫赫有名的物理学家牛顿、霍金,数学家、哲学家
本书系作者为法国著名科学杂志《新发现》中文版所撰写的“科学外史”专栏文章最新结集。作者撰写这一专栏已持续16年,首次结集《科学外史》I(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即荣膺首届“中国好书”,此后又依次结集(平均3年结集1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2019)。作者从历史上种种趣事入手,揭示科学的
本书是为儿童编写的科学常识图书,它从常见现象出发,以生动的漫画形式,结合了科学知识,旨在帮助孩子了解最基础和常见的科学现象。全书分为五个篇章:生活现象篇、天文地理、气象科学、自然篇,每个篇章都涵盖了一个主题,有针对性地解说该主题下常见的科学现象和背后隐藏的知识。让孩子通过学习这些科学知识,能够明白常见的科学的问题,能解
本书是专为5-8岁儿童设计的科普绘本,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故事的主线围绕着卷毛老师带领一群学生乘坐神奇校车,开启一场关于水循环的冒险之旅。孩子们在奇妙的旅程中,亲眼见证水从云朵到河流、再到地下水的神奇转变,探索水是如何在城市中流动和被利用的。通过丰富的插图和生动的讲解,书中将抽象的科学知识与奇特的
用简洁的语言讲述科普的故事 用注音的方式便于孩子的阅读 用全面的知识孩子的眼界 用趣味的栏目增加阅读的兴趣 孩子开始问为什么时,便迈出了认识自己、探索世界的第一步。
《米·伊林问题十万》是一本广受欢迎的科普经典读物,由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米·伊林所著。这本书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方式,解答了孩子们(乃至广大读者)心中关于自然、科学、生活等方面的种种疑问。从物理现象到化学反应,从天文地理到生物奥秘,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到宇宙间的宏大话题,书中内容无所不包,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又传
本书内容来源于喜马拉雅官方自制、出品的趣味科普知识音频节目《好奇心出发》,一个专为3~6岁儿童研发的趣味科普音频节目。本书一共10册,分别对应动物世界、海洋世界、植物世界、昆虫世界、日常生活、人体奥秘、地球科学、物质科学、人文博物、工程技术10个主题,每册均含22个趣味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由提出问题、故事场景、科普知识三
这是一本少儿科普图书。本书采用手绘的画风,穿插漫画图、对话等形式,介绍了石炭纪与二叠纪时期远古生物及相关内容,带儿童了解生物的进化、地球的演变等知识。我们将跟着这本书回到约3.2亿年前的地球,这时候的大陆板块全部都挤在一起,并且只有一个超级大的海洋。接下来的时间里出现了最早的森林和最早的四足动物,以及大量的鱼类。这里有
《长尾巴小臭臭》是一本适合3到6岁孩子阅读的入门级科普书。本书收文7篇,主要内容有:《臭味相“投”的环尾狐猴》介绍了一种主要生活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的名为环尾狐猴的哺乳动物,它们爱晒太阳,更爱用“臭气波”偷袭同伴;《“豹纹”小章鱼》介绍了生活在太平洋中的蓝环章鱼,它们的身上有鲜艳的蓝环,它们的牙齿能分泌毒性极强的毒液,
本书以守护宇宙文明的机器人胖尼狗和科学少年米吴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勇敢的科学少年漫游福建的故事。他们在武夷山国家公园,见识了当地的自然风光,认识了各种稀有生物,了解了茶文化;在福建土楼,了解了该类古建筑的结构;在泉州,领略了刺桐城美景,了解了福船的造船技艺等。在精彩纷呈的漫画故事中,米吴一行还用科学思维解决科学问题,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