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永定河上游,隶属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历史悠久,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约在4700年前,涿鹿一带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本报告为作者与团队于2014年到2018年间,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进行考古调查和试掘工作的成果集成。其中包括《涿鹿故城遗址2014年度发掘简报》《涿鹿故
潮湿环境下砖石质文物的保护一直是国内外公认的技术难题,本书即对潮湿地区露天环境下砖石质文物的保护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构成砖石类文物的质地种类繁多,保护的方法亦不尽相同;同时,砖石类文物保护一定要考虑到环境的差异性,不能套用一个模式和配方,需因地制宜,采用相应的保护方法、材料和工艺。本书试图从分析研究潮湿地区砖石质文物风
本书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联合打造的大型融媒体报道节目《红色印记:百件革命文物的声音档案》同名图书。翻开厚重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从取得革命的伟大胜利到迈向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件件饱经沧桑的革命文物,记录了一段段直抵人心的红色故事、一个个继往开来的历史瞬间,是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好的见证。节
本书分为绪言、发掘过程、墓葬、采集及地层出土遗物、研究认识五章,涵盖了余杭的历史沿革与良渚遗址群、发现经过、1987年度的发掘、1996年度的发掘、1997年上半年度的发掘等内容。
20世纪以来,贫瘠的黄土丘陵地区陆续出土了数百件晚商时期精美的青铜器。这个现象长期吸引着考古学界的关注。为了理解它,作者通过检视过去调查的标本,确认了晚商时期遗址400余处;通过在石楼县的区域调查、采样,获得了对黄土丘陵本地社会的深入认识。在此基础上,作者研究了青铜器的产地。多个来源的铜器指示晚商时期的黄土丘陵与华北平
本书为唐长孺先生110周年诞辰纪念专辑,收录二十余篇纪念性及专题性学术论文,其中集中收录有陈国灿先生6篇关于吐鲁番地名研究的文章。全书紧紧围绕吐鲁番地区出土文书整理与研究,将吐鲁番出土文书与相关传世文献相结合,在对吐鲁番出土文书进行缀合、编连、释读的基础之上,对文书所见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地理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书在吸收前贤和当代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甲骨学的学科内容和基本知识进行了较全面、准确、专业的讲解。内容包括: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与收藏情况,(发现过程、意义以及与甲骨文发现相关的一些学术问题);殷墟甲骨文的科学发掘与著录情况、罗王之学以及甲骨文阅读与学习中涉及的一些专业术语;甲骨文与中国文字的基本知识(形体特点、造字特征、
今日无论学术界还是社会大众,言及茶马古道中的川藏线,多指南线(即从成都经雅安至西藏),而对川藏西线(阿坝州段)却言之甚少。本书是一部参考各类历史文献,立足田野调查资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全面介绍、分析、总结茶马古道川藏西线都江堰至汶川段线型文化遗存现状的科普类、史料类图书。全书共分为调查综述、凡例、保存现状图、调查成果、
本书主要收入商周至春秋战国铭文,另附秦权拓本二器,计二百一十三器。此拓本在日本访得,此次庆幸能重回中国,进而影印全貌,分享学林。所有拓本依照原贴顺序,目录没有进行重排。每张拓本都是彩色原大影印,并将可考释出的器物名称都作了标注,方便读者辨识。这次出版我们可以将徐乃昌、程霖生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对金石收藏的趣味、流传、体系
本书用24篇新闻报道描述了浙江考古的人和事,生动展示了浙江省多项重要考古的发现发掘过程,作者深入考古线,生花妙笔,用生动写实的笔触将所见、所闻、所思向读者娓娓道来,将神秘的发掘现场、静默的出土器物、谦逊的考古人员、有趣的历史知识从幕后搬到了台前,而且与读者之间丝毫不存在距离感。无论是蜚声遐迩的“10000年上山”“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