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其他学术论文3个栏目,收录《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神话与传说》《今所见汉人小说》等文章。
《你是人间四月天》遴选林徽因的散文、小说、书信、译作、诗,原样保持林徽因作品发表时的风貌,还原那个时代的真实性,堪称是一部集精美、阅读价值、收藏价值于一体的读本,兼具了极高的外在品相和内在作品完整性。
本书收录了林徽因的散文、诗歌、戏剧、剧本、小说、翻译以及建筑方面的作品,包括《悼志摩》《一片阳光》《九十九度中》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她的小说和戏剧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描绘人间百态,文字细腻,情感真挚。她致亲人、友人的书信充满知性和妙语,同时真实地呈现了一个至情至性的林徽因。她的学术作品深入浅出、审美独特,古典韵味十足。
本书收录了苏曼殊的部分诗歌和小说。苏曼殊的感怀诗幽怨凄恻,弥漫着自伤身世的无奈和感叹;风景诗基调轻松,色彩鲜明,极富形象化。他的小说清新流畅,曲折动人,对后来鸳鸯蝴蝶派小说产生了较大影响。
石评梅的作品有着缠绕不清的哲学臆病和清冷的悲哀色彩,而且在感情的层面上也表现得脆弱和哀苦。然而她的善感与抑郁的气质并不妨碍她对女性命运和人生的思考,反而充满着柔弱女性奋力挣扎和不断追求真理的执著精神,表现出一种极热烈又悲哀至极的呐喊。庐隐曾评价她说,石评梅注定了她是悲剧中的主角。她经历了从幻想到现实痛苦,从虚幻、失望、
徐志摩的诗字句清新,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展现了对爱、美、自由的纯粹追求与灵魂的挣扎、坚定的信仰。他的散文与诗歌相映成辉,实际上是一种诗化散文,巧妙地将哲理诗情化,又将诗意蕴含在哲理之中,在散文的躯壳中紧裹着诗魂。
朱自清的散文,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二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则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文,是其代表佳作,伴随一代又一代人喜怒哀乐。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
郑振铎的散文,题材广泛。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采撷成篇,风姿各异。心灵中的一缕思绪,凝于笔端,波澜顿生。而他的所见所闻所感,又无不与大时代紧紧相连。他的散文,整个地看,不啻是生活和历史的浪声涛声的一盒录音磁带。郑振铎创作这些散文随笔,不仅强化当下知识阶层对民族生存现状和危机的深刻认识,而且也为知识界提供了一种更为开阔更为理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作家中,柔石独居风采,其作品中对社会大动荡、大变迁时代底层人民苦难生活的描写,对知识分子精神上的追求、迷惘、挣扎和痛苦的剖析,以及忧国忧民家国情怀的表现,都具有沉郁的风格和强烈的悲剧意蕴。透过重重文字,仿佛还能王建一个深怀家国的彷徨的身影在黑暗中苦苦地探索。
书中精选了郁达夫著名的短篇小说、散文。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在他的作品中能看到他个人的生活轨迹,了解他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他的作品不加掩饰地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