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另一条路》以宁都为始发地,以时代为背景,以个人体验为主线,以赣南为地理坐标,抒写家国情怀和对故土的爱慕。用细腻而磅礴的文笔多维度追忆这块古老而红色的土地涌现出的新人新事新景,突出了作者对乡村、乡愁、乡情的眷恋,彰显出客家人、老区人不屈的血性,全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厚人文底蕴,从中可以读出一种力量和奋发。
本书介绍了雷蒙德·卡佛、威廉·福克纳、渥雷·索因卡、罗伯特·潘·沃伦、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等18位作家,以他们的诗集为引,介绍作家的生平和作品,展示他们多方面的才能。
遥远的向日葵地
*践行孝行,推动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可作为学校、机关等机构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软读本。 *引发大众共情共鸣,适合广大读者口口相传,所有人都将借着阅读本书,认真思考和规划人生。 *当您面对这些情况时,书中内容将是非常有用的参考: 治疗方案,听医生的还是听父母的还是听自己的? 单独相处,除了听父母不停追忆还能聊
《紫藤萝瀑布·丁香结》为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宗璞的散文精选集。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花朝记忆》,为写景描物之作,描绘了各色花草、四时景致;第二辑《行行止止》,则是描写岁月静好中的山水寻访,以及异域远游;第三辑《云在青天》,讲述了生活里的漂泊流离与如烟往事;第四辑《风庐杂谈》,则与读者分享了燕园记忆
本书分为《斌良日记》《文治日记》两部分。《斌良日记》所收,为斌良之《乌桓纪行录》。斌良,字备卿,又字笠耕,号梅舫,瓜尔佳氏,满洲正红旗人。仕至刑部侍郎、驻藏大臣。《乌桓纪行录》是其于道光十七年出使土尔扈特往返途中的日记。所记沿途台站城池、民风民俗,以及致祭土尔扈特之过程等,颇具史料价值。日记中所录斌良诗作,亦有一定校勘
本书为清代文人官员吴荫培的日记。吴荫培历为福建乡试副考官,会试、顺天乡试同考官。京外官历任廉州、潮州、镇远知府。此后还自费到日本考察。辛亥革命后,退归故里。吴荫培数十年未尝间断日记,积稿数十册于家。但在抗战期间日记稿本多有散失,仅存十册,内容集中于光绪二十六年至光绪三十二年之间,多涉及当时朝野逸闻,如其在光绪二十六年详
《洪钧日记》收录了洪钧自同治八年(1869)至光绪十九年(1893)间共计十六年的日记,其中有间断。洪钧(1839-1893),同治七年状元、清末外交家。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以状元身份充任出使俄国、德国、奥地利、荷兰四国外交大臣,清末许多外交大事的亲历者,《洪钧日记》的价值和意义自不言而喻。日记记述了其同光年间读书,科举
《华金寿日记》包含三种。第一种是光绪五年(1879)主考湖南乡试日记,所记起自五月二十二日得旨充湖南正考官,止于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还京覆命。第二种题作《督学中州日记》,所记起自光绪十一年(1885)八月初一日奉旨出任河南学政,止于光绪十四年(1888)四月初六日巡考行至郑州。第三种题作《督学山左日记》,起自光绪十九年(
本书以故乡山水为背景,以乡土人情为感悟,传达出作者对生活的认知方式。本书由六辑组成,包含“圣地南漳”“千年暗语”“诗意穿行”“初心之旅”等文章,字里行间积淀了作者多年生活中的感受,山河不事张扬地存在于自己内心,构成了浓浓的生存背景,它们和谐地与乡村景物融为一体。本书关注家乡、体悟农村;关照山水,体恤农民,细心体味观察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