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主题,联系公安工作实际,以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的文学体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公安队伍的巨大变化和风雨历程,讴歌了公安民警在改革开放中的职业坚守和奉献精神。
本书第一编在民国视域中探讨鲁迅的悲剧情怀,从生命个体、社会文化先驱者和精神探索者三个层次把握鲁迅对生命存在的悲剧性体认。第二编从受虐与复仇、真实与谎言、自审与自虐三个方面探讨鲁迅充满张力的心理状态。第三编研究鲁迅的生死、爱恨等情感经验及他的这些情感经验在创作中的传达。第四编从鲁迅与中外宗教文化遗产的对话入手,探寻鲁迅的
本书收录了戴云山游记、凤求凰、缅北远征英烈颂、山亭观雨、桃花凤等作品。
《准风月谈》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在1933年所写的杂文六十四篇。包括《夜颂》《“吃白相饭”》《晨凉漫记》《秋夜纪游》《四库全书珍本》《男人的进化》《电影的教训》《关于翻译(上)》《喝茶》,《外国也有》等。“准”有“程度不够”的意思,“准风月谈”J是不合格的风月谈。鲁迅本非“风月文豪”,而是思想斗士,“风月谈”
1.作者自编文集,再现初版原貌。 2.适合各年龄层段的读者阅读、收藏,现了经典图书的加成价值。 3.对社会文明进程的敏锐洞察,使其作品具备预言性质研究价值。
《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而写就的短篇小说集,包括他在不同时期所写的8篇作品。这些作品的语言秉承鲁迅先生的一贯文风,幽默风趣,婉而多讽。故事的内容虽来源于历史,但只是用了一点因由,经作者随意点染,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一副绝妙奇趣的画卷。
《朝花夕拾》是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收有《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等14篇作品。当时正值五四革命精神高扬时期。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
《中国小说史略》原是鲁迅在北京大学讲中国小说历史的讲义,共二十八篇,1924年成书,1925年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本书为鲁迅先生编撰的中国部小说史专著。全书共有二十八篇,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迄于清末谴责小说。本书在资料上搜罗宏富,采辑审慎。分析历代小说的思想、艺术,言简意该,评断允当,
《汉文学史纲要》本书系鲁迅一九二六年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编写的讲义,题为“中国文学史略”;次年在广州中山大学讲授同一课程时又曾使用,改题《古代汉文学史纲要》,后改此名。鲁迅先生有几项没有完成的写作计划。《中国文学史》便是其一。他留下了一部教学讲义,题为《汉文学史纲要》。他的讲演记录《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