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有识之士、校友、东中校长、老师等所写的有关于曾宪梓(1934-2019)博士的文章,还收录了曾宪梓博士给东山学子的励志讲话稿、校庆贺信贺电、题词和报社的采访稿,包括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图片等等,尝试从三个部分去展现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大爱大义大情怀的曾宪梓博士。
梅鼎祚是明末著名的文献学家、诗人、戏曲家,他一生著述繁多,交往广泛,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然自清代以来,学界对其注意力明显不够,研究者不多,尤其对其生平之研究更为罕见。徐朔方先生所编《梅鼎祚年谱》筚路蓝缕之功不可或没,然其不足之处亦甚明显。因此,重编梅鼎祚年谱,以补正徐谱之不足乃至舛误,以期进一步推进对梅鼎祚其人的研究
本书作为电影人传记,将以主要篇幅解读张国荣(1956-2003)自1982年《烈火青春》到2002年《异度空间》的重要大银幕作品(49部),分析张国荣独特魅力对影片的加成及对华语流行文化的特殊贡献。将张国荣定位为香港电影黄金年代唯一一个可以抗衡“一成双周”的超级明星,并展现他一路顽强进取,坚持不懈,对表演艺术精益求精,
本书介绍了历史上著名的11位皇帝,包括杨坚、李世民、李隆基、赵匡胤、铁木真等,将漫画和历史相结合,让读者在了解帝王史的同时了解中国历史,感悟中国的传统文化。
本书内容讲述:二十年来,艺术家向京与作家林白、哲学家陈嘉映、电影学者戴锦华、诗人朱朱等不同领域的朋友进行了一系列对谈,这些谈话涉及艺术家的成长和创作,也谈到了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的各个面向,本书将这些谈话以蒙太奇的方式剪辑成一篇长谈,记录了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向京本人对于向京雕塑艺术的解读,这些谈话中的真知灼见向读者普及
本书整理自《学习时报》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的“归国科学家”专栏,共收录文章40篇。新中国成立前后,百废待兴,归国科学家们回国后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投身科研实践,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农业发展、医药卫生、航天、核物理等领域献计献策,在他们刻苦钻研和锐意创新下,新中国各项科技事业得到快速发展。除钱学森、华罗庚等
陈宗懋,1933年10月1日出生于上海市,男,汉族,浙江省海盐县人,中共党员,中国茶学学科带头人,食品安全和茶叶植保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0年8月在上海复旦大学农艺系学习。1952年8月至1954年8月因院系调整到沈阳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学习。1954年8月至1960年2月
本书为胡则集的首次文献整理,包括《胡则集》及《胡公史料文献汇编》二种。《胡则集》以《胡正惠公遗集》为底本,后附《胡氏家训》一种。《胡公史料文献汇编》收入三种前人所编辑录胡公相关史料的文献:清程凤山辑、沈元生补辑的《宋侍郎胡忠祐公事迹录》,清丁午辑《龙井显应胡公墓录》以及清胡宗懋编订的《胡正惠公年谱》。整理者又从各种史料
本书完整介绍了“香港的女儿”梅艳芳的励志人生。 在本书中,将突出呈现梅艳芳二十余载演艺生涯中的艺术成就、社会影响以及对于慈善事业的奉献。在讲述梅艳芳的人生故事的同时,展现出梅艳芳积极进取精神以及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给读者以励志满满的感觉。 梅艳芳,从一个普通的草根女孩,靠着自己的努力拼搏成为舞台上的耀眼明星,这种不
本书是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界的杰出青年学者张晖的学术论文纪念集。张晖(1977—2013)是南京大学中文系培养的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青年学人。他的治学领域主要涉及明清诗文、词学、近代文学、诗歌理论等,其《龙榆生先生年谱》《中国诗史传统》等已经成为中国古典文学领域中的经典著作,享有国际声誉(其中,《中国诗史传统》已列入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