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在国家管理和社会工作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人们生产、生活与学习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本书主要对应用文写作的理论及其实践训练展开研究,首先对应用文写作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概述,具体包括应用文的内涵、主旨与材料要求与思路等内容。其后,以应用文的具体文种为例,分别对行政应用文、经济应用文、事务应用文、法律应用文、社
本书是研究吴语遂昌方言的专著,首次对浙江遂昌地区方言的概况、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全书内容包括:绪论(介绍遂昌的地理、历史以及遂昌方言)、音系(包括声母、韵母、单字调和连读变调)、同音字表(包括了本字考和特字的考释)、音韵比较(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与中古音的比较)、分类词表(包括天文、地理等30
本书旨在全面系统地介绍分布式形态学(DM)理论,并在对其各个理论模块系统开展介绍的同时,阐述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我们自己的理解和分析。主要内容涉及DM的理论背景、理论架构、各语法模块(音、形、义)的具体操作手段、构词分析以及对当下汉语词汇研究的启示等。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DM产生的理论背景以及理论思想。第二章主要是对D
语体视角下的汉语研究是现代汉语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环境、传播方式等因素变化,中国的语言在百余年间经历了若干次大变革,语体分化也十分明显,对不同语体中的语法现象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助于了解现代汉语的现代性来源。语体视角下的现代汉语研究是了解现代汉语历时和共时差异情况的基础,掌握这些情况才能更好制定汉语分众化和差异化传
本书是关于中国语言的研究,以语言规划为主题,运用国内语言规划等学科的最新理论,致力于语言政策、语言规划的理论研究,探讨国内外的语言战略和语言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诸多问题,提出应对国内外重要语言问题的科学预案。所收入文章关注社会所面临的种种具体的语言问题,以及这些语言问题与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的相互影响,关注社会所发生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汉语语文词典。正文25册,共收词目约00000条,约6000万字,插图约8000幅,含有《附录·索引》1卷。《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坚持“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编纂思想,坚持“订严补慎”的修订原则,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全书在立目、注音、字形、释义、书证、体例等方面多有修正,并特
本书依托河北省社会基金项目“留学生词汇加工机制与教学对策研究”,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韵律单元角度的留学生词汇加工与教学对策研究。(2)语块角度的留学生词汇加工和教学对策研究。(3)共时与历时角度考察留学生教材中词汇分布与编排对留学生词汇习得与教学的影响及对策。(4)中外(主要是中蒙中俄)认知异同对留学生词汇加工与习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实行)》(教外〔2018〕50号)的要求,对于来华留学生入学标准中的语言能力明确规范为:以中文为专业教学语言的学科、专业的中文能力要求应当至少达到《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四级水平。该能力等级水平与HSK4级水平基本持平。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
国家为做好“十四五”时期的手语和盲文规范化及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推广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制定了《第二期国家手语和盲文规范化行动计划(2021-2025)》。行动计划的任
本书以HSK四级考试大纲为依据进行编写,通过图片、漫画等形式,形象地培养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及书写水平。本书适合汉语初学者(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