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出土文书字形全谱》系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由我国著名文献学者、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显成教授带领团队历时十年完成。 本字形谱对吐鲁番文书文字字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字头以《说文》为序,每一个字头下有字频、字形、辞例和出处。收字材料全面,入编材料囊括了现已公布的所有
《巴渝见在佛教碑文辑录》一书对重庆市辖区内从隋朝到现代见在的佛教碑石(木、金),包括佛寺碑记、墓塔记、造(妆)像记、文人题刻游记等进行点校、整理,并对碑题出处、碑址、撰者、撰写年代及佛寺略历作了简要的考证与说明,共整理佛教碑题558则,碑文搜集,以实地察勘、拓本采集爲主,辅以历代方志、金石志、考古报告及其他史料。凡录碑
《黑水城出土文书研究/西夏学文库》笔者在2000年以前主要从事隋唐史和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2000年以后才逐渐转到黑水城文献研究方面,近年又侧重于古籍公文纸背文献的研究。《黑水城出土文书研究/西夏学文库》笔者从事黑水城文献研究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偶然性是说,对黑水城文献的兴趣起初纯粹出于偶然。记得2001年冬天在北
赤水,是一个面积1852平方千米,人口仅31万的小城,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17个、市县文物保护单位23个、已登录不可移动文物近300处。赤水,不仅有着丰美的水土,还有着深厚的文化。丹霞地貌,造就众多石质文物;精致小城,孕育无数珍贵遗存。《走近赤水文物》详述了赤水概况、赤水文物数量分布和特点,
《汉画总录》是一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文化抢救和文化建设项目,它将通过构建一部完整的汉代图像志,为今后汉画的保存、再现、使用等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为中国上古晚期的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汉画总录42安丘》著录山东安丘地区汉画像石信息,以照片、拓片、线描及结构位置复原图等方式记录汉画图像,对图像的出
古都郑州历史悠久,文化荟萃,丰富的历代碑刻是极为重要的特色资源之一。这些碑刻,上自汉代,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下迄明清和民国,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郑州历代碑刻汇选》丛书,从郑州千余件碑刻拓片中遴选出近两百件套汇集成册,供各位专家学者和读者进行学习参考。这套书的整理出版,不仅有利
《重庆大轰炸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与纪念园建设研究》对现存重庆大轰炸历史遗迹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为这些残存的遗迹的保护提出了大量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全书分为“绪论:轰炸记忆的演变与建构”“保护与利用综合研究”“保护与利用个案研究”“纪念园建设研究”,以及“附录”五个篇章,主要从理论研究和个案分析两个维度对重庆大轰炸历
本书是关于汉代画像石的研究著作。汉代不仅有一部文字记载的历史,还有一个图像表现的世界。汉画像石真实而形象地传递出汉代人的生活、思想、观念与理想。本书收录有作者多年收集的188幅汉画像石拓片,分为“神祇仙人”“人物故事”“灵异祥瑞”“生产生活”“车马出行”“建筑装饰”六个专题,从不同视角传递出汉画像的艺术魅力。本书不仅是
本书由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和英国国家图书馆合作,出版包括全部英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图版。此前已经出版12册。此次出版为英藏藏文文献之第13册。包括卷59到卷67,图版700余张,包括众多有价值的藏文文献在内。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大约是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一半,其中很多重
明代淮王府遗址位于江西省鄱阳县鄱阳镇饶州府文庙大成殿东侧,共出土各类遗物三万余件,是全国明代藩王府遗址中*个全面、主动、科学发掘的藩王府遗址,也是目前经过考古发掘的明代藩王府遗址中出土瓷器数量、品种、款式最多的王府遗址,对研究明代王府用瓷制度与明清景德镇官窑瓷器面貌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