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行业污染源减排技术》一书以工业污染源及其减排技术为主线,主要介绍了有色金属工业、黑色金属工业、非金属工业、煤炭开采及加工、石油炼制、造纸工业、纺织印染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工业等重点工业行业发展及产排污现状,分析了工业生产特征和行业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规律,探讨了影响污染物产生与排放的主要因素,梳理了重点工业行业排放
本书聚焦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工作实践,在内容上关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工作重点和亮点,集中展示了自然资源系统各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能够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借鉴。
本标准作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系列丛书之一,系根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沪建标定〔2021〕819号)的要求,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在2018年版标准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围绕新一轮上海高质量高品质城市发展需求,构建“1+5+1”7类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技术指标体系;增加绿色生态城区评价
本专著从城市空间功能分类(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空间)的视角,以北京市北运河流域为例,研究城市空间的演变机制,分析城市”三生”空间与水生态系统服务的相互影响,揭示生态空间与水生态服务的影响机理;认为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来源,生态空间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构建城市空间功能与水生态系统服务影响机理研究的理
本稿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共九章。上篇即企业绿色治理,首先是第一章“企业绿色治理:引入与发展”,说明绿色治理的演进脉络、企业绿色治理概念的形成,企业绿色治理的相关理论,企业绿色治理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政府环境行为与企业绿色治理;第二、三、四、五章分别讨论并实证检验政府任务下沉、多个大股东、绿色董事会和明星高管对企业绿色治
长株潭绿心地区作为长株潭城市群中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提供集生态屏障、生态安全、生态景观和生态文化于一体的生态系统服务。“绿心”的概念从2008年提出以来,一直在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中饱受争议。本书结合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区域绿地的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时空尺度的景观格局变化出发,探索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
面对当下动态的商业环境和不断加剧的环境污染问题,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细胞,需要主动承担起环境责任。本书以企业环境责任中的环境伦理为切入点,围绕企业怎样在更好地履行环境责任的同时最大化企业优势这一主题,认为企业环境伦理通过绿色战略正向影响竞争优势的形成,其中,利益相关者、冗余资源与商业环境动态性具有调节作用。
虽然人们常常为经济赤字而烦恼,但实际上威胁经济长远前景的是生态赤字和环境赤字。经济赤字是我们彼此之间的借贷,生态赤字和环境赤字却是我们对子孙后代的借贷。秉承可持续发展原则,如何在不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的情况下依然实现经济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同步发展的美好愿望,已然成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本书以“大流域大保护”为
本书从乡村振兴视角探究农业防治外包服务的可行性,利用斯密分工理论刻画农户对防治外包服务决策采用的一般机理。同时,利用20182019年福建省水稻主产区的调研数据,对稻农防治服务选择行为进行实证分析,测度外包防治与自主防治分别对农药施用量的影响,同时比较防治外包过程中不同机械对农药减量的差异。本书贴合农业生产要素充分流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使杭州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样本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全面推进美丽杭州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生态文明之都。本书从三个方面研究概括了杭州市建设美丽中国的经验。一是湿地的保护建设,二是绿色共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美丽杭州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