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与澄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理解》主要收录自《学术研究》今年来陆续刊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30余篇。分为四个部分:本真精神与当代价值,逻辑体系与基础问题,研究方法与解读模式,历史对比与当代会通。四部分内容集合了当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足以代表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哲学之思与社会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集中了作者多年来研究和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当代意义的主要学术成果,其内容按主题分为三个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我们的时代、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现实、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当代解读。这些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内容和本质特征进行了深入而独到的理论分析,在哲学与时代的重大问题上
在哲学与生活之间徘徊,是思想者的一种生活常态。哲学与生活的纠缠纷扰,是理论工作者面临的现实境遇。改革开放以来,哲学与生活、主义与问题,重新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行进在哲学与生活之间》以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日常工作生活相沟通为落脚点,从哲学角度探讨了由做小事到成大器建伟业的现
本书是为适应高等院校非哲学类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2002年获得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书中进一步反映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成果,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以及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
马克思恩格斯对正义问题的研究,不是局限在正义本身的范围内,仅就“正义”而谈“正义”,而是深入正义问题背后,探究其后的物质生产根源与经济社会动因;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正义作为一种历史观念,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同样会发生变化甚而退出历史舞台,因而要真正解决正义问题,必须超越正义观念的社会土壤,探究正义之后更加辽远的社会历史空
本书承袭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根据马克思本人的相关论述,对马克思主义与道德和社会正义问题做了深入探讨:从隐含在马克思思想中的道德元素出发,考察了对马克思道德观的各种解读,得出马克思是以致力于平等自由*化为核心的混合义务论者的结论;运用当代元伦理学证明马克思主义与道德在总体上是相容的,批驳了认为马克思主义与道德不
本书是对张奎良老师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所发表的部分论文的收录,书中选取张老师在异化思想、辩证法理论、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等方面在国内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论文。书中论文按照发表年代排序,呈现出了张老师整个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这种跨世纪的学术研究不但是对张老师本人学术研究成果的呈现,同时也在某种程
全书四篇结构,展现了四个主要创新点:第一篇,首先开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首倡借鉴与超越苏联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学,创建中国马克思学、列宁学,作为综合创新的首要源头活水;第二篇,力求重新开掘西方哲学的原创性,作为反映近现代时代精神的一面镜子,也作为综合创新的异质源头;第三篇,力求重新发掘中华民族哲学的原创性,重新评价
《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是作者自选的一本论文集,所收论文时间跨度达二十多年,它大致表现了作者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轨迹。在改革开放的总体精神氛围中,作者从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基于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解,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理解为思想内容的真理,理解为认知概念框架和价值态度框架统一的学说,理解为哲学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新编》共包括十八章内容,分别是第一章:步入思想的殿堂;第二章:经典作家论学习马克思主义;第三章:唯物史观: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第四章:共产主义的宣告;第五章: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第六章: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第七章: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早期实践的总结;第八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