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理学渊源考(套装共2册)/泉州文库》是一部有关宋明时期福建地区理学萌芽、发展和演变的学术著作。全书共有92卷,卷首有李清馥所作《闽中理学渊源考原序》及《凡例》。始撰于乾隆六年(1741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历时八年之久。原名《闽中师友渊源考》,后改为今名。李清馥的《闽中理学渊源考》一书,旨在通过为
《朱子学年鉴》是朱子学会主办的文献性、资料性学术年刊。2017卷力求如实反映2017年朱子学界的研究现状,让广大专家、学者和读者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和把握当今朱子学研究的重大事件、重要问题和主要趋向。《朱子学年鉴(2017)》主要内容有:“特稿”栏目选登了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陈来教授和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的文章,前者
《天理与人欲的历史蕴含与现代意义》是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著作,旨在以宋明理学天理与人欲这一对范畴为核心,深入宋明理学具体语境和大的时代和思想背景,系统梳理天理和人欲这一对概念的历史蕴含,对“五四”以来关于“存天理去人欲”的误解和误读进行拨乱反正性的解读与诠释,揭示这一命题的真实涵义和价
本书以朱子家礼思想为研究基础,论述了礼与天道、礼义与传统法的基本关系,阐释了朱子“变者常之变”的变法理论,揭示了家礼在与王礼、国法纠葛中变革前进的过程。
《宋元学案》最初由黄宗羲编写,此后延续一百多年才最终完成,共一百卷。它记载了宋元两代儒学的学派源流和思想,是宋元两代学术史的佳构,到现在仍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宋元两代的儒者非常多,非常著名,如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等,学理亦很复杂,要把这许多的人物和学说交代清楚,是很不容易的,而《宋元学案》做到了。本书
陈淳,字安卿(1159-1223年),福建龙溪县人(今属漳州市龙文区),世称北溪,人称北溪先生。朱子晚年大弟子,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临漳时,其师事朱熹,朱熹多次对人言:南来,吾道得一安卿为喜。朱子离漳后,其又前往考亭问学。其一生护卫师门甚力。身为朱子的学生,陈淳一生几无仕宦经历。三十二岁,陈淳科举不顺,后一度放弃科考,
本书是朱熹四十岁后与弟子日常问答的语录类编。学习儒学绕不开朱子,《朱子语类》是所有儒学爱好者都可以读懂的经典入门书。 全书分门别类完整记录了朱熹的哲学体系。从世界本原到人生哲学,再到格物致知、知行相须等为学力行的方法,*后逐一讲解《四书六经》。书中全是口语对谈,还原真实语境,带你重返朱子讲学现场。即通俗易懂,又直抵原意
本书主要汇集编纂历代文献中论述朱陆异同之单篇文章,以及重要之论述章节,包括相关之序跋、札记、语录、书信等。其时间断限,上自朱、陆及其门人后学,下至清末。其所辑录之资料,据著者之生卒时间为序编排;同一著者之文献,据辑录之资料所依据之文献先后为序编排。并于其前简要介绍所辑録文献之著者生平、学术源流及其著述情况。
本书是作者有关朱子研究的代表性论文的结集,收录的文章涵盖了多个话题,例如朱子学的现代转化和未来、朱熹的经学对传统文化及中国经学的影响、朱熹在《尚书》《诗经》《孝经》上的创获和影响,等等。作者对朱子学的研究,把历史与现实的观点结合起来,以探讨朱子学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并拓宽研究领域,贴近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现实,对朱子学
本书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史综述对浙东学派的重要谱系如婺学、永嘉学派、永康之学、北山学派、东发学派、深宁学派、四明学派、阳明学派、蕺山学派、浙东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百年研究进行回顾与展望,更重要的是力图突破一般学术史综述的写作范式,将浙东学派研究置于20世纪历史与思想语境变奏的大背景中,进一步考察百年浙东学派研究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