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是《老照片》温情系列图书的一种,按照《老照片》“定格历史,收藏记忆”的一贯格调,收录了自民国直至现代的作家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文章37篇,诸如叶圣陶、老舍、萧红、汪曾祺、梅子涵、徐鲁、冯骥才、冯杰、甫跃辉等,涉及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二月二、七夕等传统节日,唤起我们对传统节日的许多遥远又美好的回忆。
《我的童年》是《老照片》温情系列图书的一种,辑录了已刊《老照片》中关于童年的文章三十五篇,其中有著名学者张鸣的回忆文章《我的小学》、傅国涌描写他童年时读书历程的文章《想象山外的世界——童年读书杂忆》、新凤霞撰述的她童年时期学唱戏的经历《七八岁学唱戏》以及李南央的《童年琐忆》等,感情真挚丰沛,文字质朴真实。
《我的同学》是《老照片》温情系列图书的一种,辑录了已刊《老照片》中关于同学的文章三十五篇,其中有著名学者李锐的文章《想念你啊,文立徵》、历史学家邓广铭之女邓可蕴的《高考后与同学一起游玩八达岭》、傅国涌的《正是少年读书时》,以及秦宝雄撰写的《我与清华的同学》等,感情真挚丰沛,文字质朴真实。
《我的故乡》是《老照片》温情系列图书的一种,按照《老照片》“定格历史,收藏记忆”的一贯格调,收录了自民国直至现代的作家文章31篇,包括周作人《故乡的野菜》、沈从文《老伴》、汪曾祺《我的家乡》、迟子建《我的世界下雪了》、《贾樟柯《忧愁上身》等名家文章,也有徐忠民《故乡的河》、白兰《我童年时的小镇——凤翔》等普通大众对故乡
《我的母亲》是《老照片》温情系列图书的一种,辑录了已刊《老照片》中关于母亲的文章三十二篇,其中有著名学者孔令仁《我的母亲于苹芗》、历史学家赵俪生之女赵絪《我的母亲高昭一》等,并约请著名画家潘鲁生撰写了《怀念我的母亲》,感情真挚丰沛,文字质朴真实。在这些饱含温情的私人记忆中,读者不仅能够体验到名人大家的家风,也能读到平民
《我的老师》是《老照片》温情系列四种图书之一,延续了《老照片》系列丛书“定格历史,收藏记忆”的出版风格,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不同时期人们对“老师”这一永恒母题的深挚感情。本书文章部分选自已刊各辑《老照片》,其余由名家文章构成,有历史学家钱穆的《忆常州府中学堂元博师》、散文家汪曾祺的《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等,精心挑选的36
《我的父亲》是《老照片》温情系列图书的一种,辑录了已刊《老照片》中关于父亲的文章三十五篇,其中有顾潮回忆文章《父亲顾颉刚与他祖母的合影》、著名演员曹雷回忆父亲曹聚仁的文章《父亲的梦》、王芝琛撰写的《我的父亲王芸生》和胡耀萍描写《父亲胡萍为毛泽东驾驶专机》的文章,感情真挚丰沛,文字质朴真实。在这些饱含温情的私人记忆中,读
《北大往事》精选北大70、80、90年代富有才华与个性的师生关于北大生活的精彩文章49篇,通过对幽微往事的追寻,试图探索北大人丰饶鲜活的内心图谱。 本书曾于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之际推出首版,大受欢迎,洛阳纸贵,被誉为民间书写北大故事的代表性作品。此后一版再版。此次再版,以2008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北大往事(珍藏版
作者曾写过一本《里面的故事》,记叙了在文革期间入狱的种种经历和见闻。这本《外面的世界》,从里面出来(出狱)写起:高考入学、出国访学、进京办刊、北漂打工······一直写到还乡养老。四十年的岁月,换了几个场景,记下若干片断。并不连贯的书写
《四院·沙滩·未名湖(修订本)》属于为北大120周年校庆策划的丛书。收入乐黛云教授三十余篇散文,涉及1948年起在北大生活、读书、求学、治学的经历,以及对众多师友的回忆。作者在北大的生活跨越了多个历史时期:有解放前老北大四院与沙滩的激情革命,有未名湖畔五六十年代改变命运的“斗争”,有80年代从北大远游的求学与访问,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