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看图说话的方式,文简图丰的对当地藏族各支系的居住区域、历史沿革、考古文物、生产生活、饮食服饰、歌舞庆典、宗教信仰和节日文化等等进行图说。为了方便阅读,图册分8个县市进行编排,有些资料可能雷同,这恰好说明不同支系之间的相同性。因主客观条件所限,图册中错漏在所难免,望行家和同胞们指正。
本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基诺族的由来与发展、亚热带山林中的基诺族、有序和谐的基诺族社会、日常生活中的独特创造、基诺族的社会习俗、基诺族的艺术生活、基诺族与普洱茶、反抗暴政的基诺族起义、传承与弘扬基诺文化的窗口。
本书为地方文化专著。作者以大理市辖区内的白族自然村落名称及考释研究为基本范围,同时涵盖自然地理、历史渊源、民俗风情、文物古迹、民俗活动、特色节日、历史人物等。考订过程中,作者结合村庄发展历史以及村庄形成之处的地理环境、周边村落、周边标志物、村民来源、村民职业,以及考虑白语变音等因素,并以文献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突出白语村
本书囊括八个篇章内容,分别为“文献篇”“源流篇”“民俗篇”“开发篇”“文化篇”“艺术篇”“田野篇”“保护篇”,所收录的文章都紧紧围绕“瑶族地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这一主题,贴近时代,贴近本地域实际,立足于瑶族文化的整理与总结、建设与发展,旨在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展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谐共生。
本书是我国著名民族学家林耀华先生的代表作,曾于199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编是作者于20世纪40年代初对凉山彝族地区进行田野考察的成果《凉山彝家》,曾于1947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第二编至第四编分别是“凉山彝族今昔”“三上凉山”“半个世纪以来凉山彝家的巨变”,均是后来在新中国成立后作者多次再访
《蒙古社会制度史》是苏联学界首部研究蒙古封建制度创建及发展历史的著作,为蒙古社会形态的演变提供了经典的解释。作者弗拉基米尔佐夫认为,蒙古社会的历史就是蒙古封建关系发展的历史。全书以时间为序,分古代、中期、近代三个时期,并借助大量不同文字的材料与典籍,细致入微、全面丰富地描绘了蒙古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他富有创
本书作为岭南古代文化及民俗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力求以严谨的学术方法,系统梳理俚人文化考古发掘、民俗考察、文献搜集及研究的成果,强化俚人文化的内涵、功能、作用,以新理念、新视角深入挖掘俚人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客观总结俚人文化的源流及发展状况,成为国内有关俚人文化研究的权威性成果。全书约35万字。
《20世纪中期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实录》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项目以30卷的规模全面展示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成果。作为项目之一的《20世纪中期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实录第十卷民族人口·民族识别》主要收录了两个方面的史料。一是民族人口,包括云南省及各专、市、自治州(区)、县的民族
《20世纪中期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实录》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项目以30卷的规模全面展示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成果。作为项目之一的《20世纪中期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实录第六卷民主改革(二)》分为和平协商土地改革(二)和直接过渡两个部分,包括西双版纳、孟连、双江、耿马等多个地区的
《20世纪中期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实录》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项目以30卷的规模全面展示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成果。作为项目之一的《20世纪中期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实录第五卷民主改革(一)》分为土地改革和和平协商土地改革(一)两个部分,主要收录了关于云南省土地改革的指导意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