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邪论序》,传虞世南撰并书,其书用笔刚柔相济,结体变化丰富,整体予人以端静肃穆而不失自然灵动之感,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书汇集了《破邪论序》六种,分别为越州石氏本、金农观款本、张廷济跋本、项元汴藏本、《停云馆法帖》摹刻本以及传王宠临本。
《guanfang系列.新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Ⅱ(中高级)习字帖》是专门为TOPIK中高级考生编写的字帖,由TOPIK真题授权机构韩国教育振兴研究会主编。该字帖由TOPIKⅡ(中高级)考纲词汇和TOPIKⅡ(中高级)考纲句型组成,全书采用实用手写字体,可以让考生练习标准、规范、美观的韩语书写,同时又能轻松掌握考纲词
本书是以书法原理研究为主旨,通过对书法本体语言的笔法原理、字法原理、章法原理和墨法原理的研究,结合作者倡导的“书法本体语言一体化教学法”和“书法临创一体化教学法”,试图推动对传统书法的认知方式,并从以下四个方面的现代转型的探索提供理论依据。
这是一本文字设计入门畅销书,是世界各地艺术和设计学院的教材典范,设计初学者的参考读本。从字母起源到当代设计,这本书完整地展现了文字设计这一领域,全面地讨论了所有优秀的文字设计必备的文字要素以及如何创造性地使用这些要素使文字设计具有可读性、吸引力与美感,详尽地分析了Garamond、Baskerville、Bodoni、
赵子昂临写《十七帖》不止一卷,亦有补书唐人《十七帖》流传于世,草书的书写来历相对明确。据卷末落款知为六十三岁所作,然其用笔和赵书晚年典型略有出入,脱字以及帖序更动等现象,亦与宋拓《十七帖》不同,不知临帖的范本自何而来。本套作品为王世杰先生寄存,上方钤有吴廷、项元汴等人的收藏印记,可谓流传有绪。目前,书法图书品种繁多,定
本套篆刻全集收录整理中国古代古玺、官玺、私玺、古印、官印、私印、吴昌硕、赵之谦、齐白石、邓散木、邓石如、文彭、吴让之等历代名家篆刻大师篆刻作品。吴昌硕,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
《赵孟頫书观音殿记》有墨迹本和拓本两种。据资料记载:元代,曾在江阴为官的胡应青,应观音殿住持之请,写出《乾明广福禅寺重建观音殿记》。後来,书家赵孟頫舍去此记前後叙述,择其文中部分内容,书写出《观音殿记》。但有人认为,《观音殿记》并非赵书,而是清人之仿作。有方家评说,无论如何,就这一书作而言,其书风外观华丽,内含坚刚,字
宋代着名文学家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曾写出《相州昼锦堂记》这篇颂文。称道魏国公韩琦的贤能。这一名篇佳作,被人们广为传诵。着名书法家赵孟頫、董其昌等人,都曾经书写过此文。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赵孟頫书写的《相州昼锦堂记》珍迹。此外,中华民国时期,上海求古斋书局还影印过赵孟頫於元代大德三年行草书《昼锦堂记
冼剑民先生是暨南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一生为人诚恳友善,待人谦恭礼让,治学勤勉严谨,学术研究涉略政治史、经济史、书法艺术、饮食文化、文物收藏等多个方面,范围广、跨度大、难度高,传道授业三十余年初心不改,甘为岭南文史研究奉献毕生精力。本书将冼剑民先生生前发表过的部分文章集合成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