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描述了西路军女红军团长王泉媛从童养媳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参加过收救伤员,爬雪山、过草地,在遭到种种误解时,依然坚持自己的革命信仰,最终恢复了党籍,反映了她悲壮的一生。
《亲历中国四十年(1978-2018)》是“我的四十年”丛书之一。丛书通过三个不同身份的群体本土的中国人、海外华人、在国内的外国人讲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人生故事。《亲历中国四十年(1978-2018)/我的四十年丛书》征集40位生活、工作在中国的外国人的40篇文章,站在“见证人”兼“当事人”的角度,讲述自己在改革开放的中
“我的四十年丛书”除选取40位中国人的故事之外,还选取了40位海外华人和40位在中国工作、生活、创业的外国人来讲述自己与改革开放紧密相连的人生经历。丛书主编韩庆祥表示,通过丛书中的故事,可以映见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史,不是一条平静的“内流河”,而是时刻与全球经济交融激荡的“世界性洋流”。
本书描述了港珠澳大桥的缘起、立项、论证、环评、施工的过程,对这座涉及一个经济特区和两个特别行政区的超级工程进行了全方位纪录。
本书由《人民日报》9月14日至10月8日头版登载的“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结集而成,一共14篇重磅文章。这组文章通过30多名记者,行程数万里,采访百余人,从贫困乡村到繁华城市,从黄土高原到山水江南,从国内到国外,再现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各地孜孜不倦的实践和探索,从中可以感受到新思想丰厚的
《昔日风景看不尽》是有名文学评论家何镇邦先生的文学回忆录。记录了何镇邦先生在近60年文学生涯中所经历的重要文学事件和与文坛大家汪曾祺、刘白羽、莫言、浩然、张一弓、冰心等交往中的逸闻趣事。何镇邦先生以深情朴实的笔调记录了一段历史,使得读者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文学大家们的侧面。本书史料丰富,可谓一部当代文学的微型档案。
《一渠丹水写精神: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南阳》选取的都是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和移民搬迁中的真实事件、真实人物、真实事迹,既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又有很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许多事件和人物,在过去的新闻报道中都曾见到过。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有幸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移民搬迁的参与者,许多事件我们都是亲历者,许多人物我们都接触过。但此
报告文学《他们从这里走来》,是对海淀区工会系统多年来涌现出的先进代表人物的荟萃。本书从中甄选16位来自海淀区工会系统的全国劳模,以报告文学的形式介绍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向社会传播正能量。
本书为赵丽江老师的回忆记录。赵老师是武汉大学历史系七七级学士;.1986年中央党校硕士;武汉大学法学博士。曾在中共湖北省委党校任教授、科研处长。1987年任湖北省蒲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1993-2003当选武汉市第九届、第十届人民代表;1995年,出席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5年任中共老河口市市委副书记。2004年到
马克思恩格斯不是专门的文艺理论家,但他们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经典论著,有大量关于文学艺术的论述,有对文学艺术实践精细而深入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一百多年来蓬勃发展、兴旺发达的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在内的全球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起点、本源和基础。因此,我们要在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