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百名川油人”新闻宣传工程,是西南油气田公司党委根据中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部署,而确定的新闻宣传重大选题,其实质是一个统一的主题,即“最美川油人”的宣传。2015年4月至2017年11月,3年间,四川石油新闻中心以”不仅呈现榜样,也寻找那些细微之处的光芒”为”
《血脉新丝路:第八期第二批北京医疗卫生援疆工作侧记》讲述了大漠边关外,戈壁沙漠旁。第八批援和人无言地书写着深沉的爱,他们爱着援和工作,爱这里的土地,爱这里的人:白衣天使们救死扶伤,辛勤园丁们呕心沥血,援和干部们则为和田的安定、富裕、发展,在大漠留下令自己终生难忘的足印,坚实有力而又无怨无悔……
这本书,是一群误入歧途的天才的故事,也是一群入院治疗的疯子的故事。这本书,是作者高铭耗时4年深入医院精神科、公安部等神秘机构,和数百名非常态人类直接接触后,以访谈形式记录了生活在社会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的所思所想。这本书,是国内*本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病患谈访录。在与精神病患对话的内容里涉及
《傅雷家书》发行了100多万册,在广大读者之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然而,傅雷与傅聪是怎样的一对父子?傅雷为什么呕心沥血写作了《傅雷家书》?这本《傅雷与傅聪》对此作了很详尽的解读。傅雷被打成“右派分子”之后,导致了傅聪的出走英国,而傅聪的出走,又导致了傅雷夫妇在“文革”中双双弃世。这样的“连环悲剧”,便是产生《傅雷家书》的
作品围绕北川、汶川及什邡等地“5.12”重灾区的再生育家庭,以访谈形式,真实感人地讲述了众多不同类型的再生育家庭子女的出生和成长,从少儿成长的角度向世人展示了面对新生活的灾区人的生活现状。
《北大往事》精选北大70、80、90年代富有才华与个性的师生关于北大生活的精彩文章49篇,通过对幽微往事的追寻,试图探索北大人丰饶鲜活的内心图谱。 本书曾于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之际推出首版,大受欢迎,洛阳纸贵,被誉为民间书写北大故事的代表性作品。此后一版再版。此次再版,以2008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北大往事(珍藏版
作者曾写过一本《里面的故事》,记叙了在文革期间入狱的种种经历和见闻。这本《外面的世界》,从里面出来(出狱)写起:高考入学、出国访学、进京办刊、北漂打工······一直写到还乡养老。四十年的岁月,换了几个场景,记下若干片断。并不连贯的书写
该稿是一本纪实文学文章结集。作者夏堃堡是一名资深环境外交官,长期从事环境外交和环保领域国际合作工作。他通过自己工作的亲身经历,对联合国机构,尤其对环境署以及它们的决策方法和程序作了介绍,还讲述了与多位联合国高官、中国驻外大使,以及同事和朋友的合作和友谊。
本书主要收录梧州学院典型的师生事迹,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人物通讯专辑。如爱岗敬业、潜心教学育人的梧州好老师陆科达,身残志坚坐轮椅走上科研路的郑明博士,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提高学习氛围的吴军,敢于见义勇为、入选中国好人榜谢思敏,坚持四年如一日帮扶残疾同学完成学业的舍友帮扶团,刻苦学习、勇于争先的全国、全区各
《四院·沙滩·未名湖(修订本)》属于为北大120周年校庆策划的丛书。收入乐黛云教授三十余篇散文,涉及1948年起在北大生活、读书、求学、治学的经历,以及对众多师友的回忆。作者在北大的生活跨越了多个历史时期:有解放前老北大四院与沙滩的激情革命,有未名湖畔五六十年代改变命运的“斗争”,有80年代从北大远游的求学与访问,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