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遗址是我国考古领域的重大发现,是古蜀文明的代表性遗迹。近年来,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进步和发展,金沙古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书由地质学教授、史前考古学研究员、科普作家刘兴诗创作而成,它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结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多角度、跨学科探讨金沙古城诞生的原因及其发展、消亡的历史;通过解读遗址中出土的主要文物
“敦煌三书”由《常书鸿全集》中的前三卷《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壁画漫谈》《敦煌彩塑纵论》组成,是一套关于敦煌石窟、壁画艺术、彩塑艺术的通识性读本,是“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先生的匠心之作。常书鸿先生作为最早一批投身敦煌石窟保护的艺术家和潜心钻研敦煌学多年的学者,兼具画家的审美眼光和学者的细致研究,成此一套人人都能读懂的敦煌
本书以出土文献与中古史研究为主题,将作者近十年来的13篇代表性论文结集。论文主要涉及的出土文献有:司马金龙墓出土墓志、十六国碑型墓志、高昌墓砖、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神道石柱文、中央民族大学藏吐鲁番文书和墨香阁藏北朝墓志等。作者首先介绍了这些出土文献的发掘与整理状况、主要内容、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进而利用这些出土文献,详细探
《文物里的中国故事》以20位来自不同国家的中文学习者为“导游”,参与本书的写作,他们不仅表达了对文物本身的理解和感受,而且从与本国文化对比的角度对文物以及文物背后的风俗习惯等进行了解读。
山西博物院藏印700余方,战国古玺占比较大,有姓名玺、箴言玺、吉语玺,更有两方珍贵的印章陶模,铸造精美;两汉古玺有“军司马印”“别部司马”“军假司马”“假司马印”“部曲督印”“部曲将印”“军曲侯印”等多方武将职官印;金元铜官印有“晋州军辖司印”“河东
2011年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乌兰木伦河流域开展了为期7个月的旧石器考古调查,并于2013年和2014年对WI10地点进行了试掘。调查范围约1200km2,收获颇丰。调查共发现旧石器地点77个,采集石制品近2000件,试掘石制品357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叶、细石叶、工具和断块等。石制品原料主要为
石刻文献保存着重要的政治、社会、文化和民族等信息,承载着当时的“社会主导文化”和“国家文化”。作者关注洛阳汉魏石经与西晋辟雍碑,探讨了汉魏石经的种类、地位及其在十六国北朝政局演进及文教发展中的作用,揭示晋辟雍碑碑阴所反映的几个问题。另外,作者对洛阳新出富?
《嘉黎驿道文献辑注》为“藏北历史文献辑注丛书”第二部。该书聚焦于清代川藏驿道中的嘉黎驿道一段,系统收集整理历史古籍、档案资料、新旧版书籍中有关嘉黎驿道的汉文史料内容,对分散的资料进行了类编,如境域篇、粮台篇、游历篇、方志篇和研究篇,并对其中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做了详细的注解,基本上反映了清代嘉黎驿道的地域、站程、管理、人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钱币绝大多数延续汉制,属于五铢计重货币序列,看似单一,实际品类繁杂,各时代钱币形制中存有不少断代疑问,有待于深入研究考证。本书主要是对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时期货币发行、社会经济、钱币版别和存世级别进行了介绍,着重梳理钱币的来龙去脉,使读者了解关于这段时期经济与钱币的关系,以及钱币的一些基本常识和基本属
2019年10月“第四届曲江壁画论坛”由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主办,会后集结与会专家出版论文集。内容分为壁画保护修复与艺术史研究篇两个版块。有国内顶级专家及意大利、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澳大利亚、斯洛文尼亚地区百余位知名学者参与。专家、学者的报告对学术界、文博行业乃至全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力。“曲江壁画论坛”是西安曲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