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一百多年前,王道士偶然发现了已经尘封近千年的敦煌藏经洞,洞中所藏敦煌遗书重见天日又几经流散。几代学人为寻访敦煌遗书披荆斩棘,为探求敦煌遗书所含的文化价值孜孜不倦,为促进保护和研究敦煌遗书的全球性合作呕心沥血。 本书展现了中国学者寻访、著录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的过程。作者自与方广锠教授结
本书由赵丽宏专门为年轻的读者编选,全书共分为三辑,书中描绘了一花一草带来的喜悦,对往事与故人的怀念,对艺术与远方的追寻。本书内容精选了作者写作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散文,让我们看到阅读与写作是如何陪伴他面对逆境和孤独,带给他人生的希望与追求,使他的生活变得充实、快乐。作者以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下一个个温暖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其作品从现实出发,以温暖深情的笔触,通过描述身边平凡人的日常生活或经历,反映了人们丰富的精神世界,折射出时代演进和发展的印迹,文字生动活泼,感情真挚。
书中收录作者近年来写的散文,共有《故乡》《情乡》《心乡》《衣乡》《学乡》《他乡》六辑。第一辑《故乡》是对乡土的所忆与所思,充满温情与深意。第二辑《情乡》是对友人与往事的怀念,深情款款。第三辑《心乡》是对社会热点的思考,多思辨与洞见;也有对学界问题之批评辨析,多针砭与沉思;第四辑《衣乡》是对服饰与社会、文化、民众心理之思
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曾于抗日战争期间两次途经位于桂西北的河池市,并在其散文《河池》一文中写道:不管他坐的是什么车,能够往前走的人便是幸福的。作者紧扣巴金先生的感叹,着重描述了新时代以桂西北为主的区域顺利前行的姿态与身影。 以非虚构为主基调的散文集《能往前走便是幸福》,收集了作者在各种报刊上发表的散文作品三十八篇,主要反映桂
这是女性作家孙瑜暌违多年推出的一部全新游记散文集,这些作品,记录了她这些年在全世界各地行走的历程和感悟。孙瑜的行走是随性且感性的,从日本到印度,从斯里兰卡到土耳其,从景色之美带来的巨大震撼,到人文情怀的温婉感动,孙瑜用不一样的视角和表达态度,展现着她眼中的世界,同时,她的作品又是理性的,融合了她对不同地区不同历史和文化
面对工作中的琐碎和烦恼,人总是难免陷入迷茫,其实所有的困惑,前人都已经经历了无数次,他们走过我们曾走过的路,把实际经验积攒成生活的智慧,来积极应对那些困惑。本书中作者用风趣通俗的语言讲述大师的事业成就和心路历程,伯格曼、马奈、贝利、胡迪尼、特斯拉、阿加莎·克里斯蒂……这些看起来
弄蛇爱财的潘柳黛、用行动反抗时代的苏青、自强也有好运气的张幼仪、放浪才子黄霑、永远忠于爱情的王尔德、有大志气的董竹君……那些血肉丰满的故事、高低起伏的瞬间、拍案叫绝的畅快、扼腕叹息的沉思……马家辉用风趣通俗的语言烩制丰富的精神大餐,跨越时空,囊括文学、艺术与历史等
作者用风趣通俗的语言烩制丰富的精神大餐,在盛宴中看更多大师的生活态度,看他们面对挫折、坎坷和苦楚时,笑看人生、坦然面对的洒脱;抑或是面对抉择、理想和善恶时,从容自在的果敢。从胡适的药方、川端康成对美的执着、瓦格纳的悲剧、萧伯纳的幽默、沈括的懒惰等等,跨越时空,囊括文学、艺术与历史等多个领域,看这些大师的生活智慧,看他们
《陈漱渝藏学术书信选》精选了学者陈漱渝先生珍藏的他与戈宝权、胡愈之、李霁野、茅盾、聂绀弩、钱锺书、沈从文、唐弢、萧军、周海婴等89位第一代鲁迅研究学人、历史事件亲历者、现当代文坛名家、鲁迅亲朋的289封书信。两代学人鱼雁音书,不厌求详地爬梳考证现当代文学史和鲁迅研究领域的诸多学术问题,其中不少史料成为撰写1981年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