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创作高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目前,明清小说已被外译至多种语言,在世界多个地区广泛传播,西班牙语世界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区域。本书主要着眼于探析明清小说在西班牙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将翻译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并重,结合描述翻译学、文化语言学、符号学与诠释学等相关理论,从明清小说在西班牙语世界的
王闿运历时五十多年选批唐诗,他认同“唐无五言古”,最欣赏唐代的七言歌行;他以艺术审美的角度来审视评点诗歌,不喜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态度,也不喜直抒胸臆、一泻千里的创作方法,喜欢诗歌含蕴不尽、远处取神的画面感,这也是他迥异于晚清诸多诗派及其影响下的诗歌思想的根本所在。本书从王闿运关于唐诗的选录、批点和论说之文入手,分析他
巴顿·华兹生(BurtonWatson,1925—2017)是美国从事汉诗英译的代表性人物,在美国译坛占有重要席位。本书采用语境化的历史视角,运用描写翻译学的范式,对华兹生英译汉诗的翻译行为进行整体研究,揭示了其译诗的世界文学特性、翻译诗学特征及其文学与社会学成因,为其译本世界文学特性的形成提供了翻译学的学理依据。本书
本书稿是20112020年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2019年全国古籍整理出版专项资助项目。《录鬼簿》《录鬼簿续编》是记载元代散曲、杂剧作家姓名、事迹及其作品名目为完整的文献。校注者在整理过程中广泛搜集相关资料,主要做了如下工作:一是勾勒作家的生平事迹,为重要作家做出了尽可能详细的小传;二是对杂剧作品本事、故事演变的进程做
本书首版于1989年,全书共分六章,每章一论,每论内部条理清晰,六论间彼此关联,论证严密,形成了中国诗论独特而深微的研究特色。出版后,学界评价甚高,并被日本、韩国相关院校列为阅读书目。惜首印量不多,读者之需求未能较好满足。今作者对原书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予以再版,以飨读者,可谓功在学林。
四大名著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之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学领域的集中表现。《三国演义》是中国人的英雄史诗,纵横捭阖,高潮迭起;《水浒传》标志着一种英雄风尚,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侠义文化的代表;《西游记》则是神魔小说的扛鼎之作,亦是一部把宗教游戏化的奇书;《红楼梦》对于爱情与命运的深入思考、细腻描绘,可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翘楚。
《唐诗之路》是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的新作,和董强教授共同创作。在本书中,勒克莱齐奥通过阅读中国古诗词,品鉴诗词,抒发阐释自己的观点,他作为现代人的思想的火花与古老的唐诗相互碰撞,妙趣横生。勒克莱齐奥站在外国作家的角度,唐诗在他的眼中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在他的笔端,唐诗的意境深远悠长,就如同法语书名奔流不
本书不是一部研究专著,而是一本诗歌随笔,是作者在唐诗中的一次游历。在谈及这二十位诗人时,尽量展示其重要的作品,但并不做全面评价,而是对每位诗人采取不同的阐释角度。作者试图在唐诗的背后寻绎观念与价值的东西,比如中国人的天人之际、自我意识、时间观念和感觉方式,以及诗人的心路历程、审美情趣、人格品质和艺术技巧。此外,还收录了
  不哭不笑也不痛骂,这才是阅读红楼梦的至高境界。现象级的红楼梦公开课,网上点击量达天文数字,一百七十多讲逐字稿,一字一句,精雕细琢,主讲人欧丽娟教授亲自审定,嘉惠华人世界广大红楼梦爱好者。本册为第127单元的内容。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
读宋词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