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明军,文学博士,硕导,临沂大学文学院教授。 本著以通俗小说观念的变化为线,梳理了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雅化历程,研究了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对通俗小说雅化的影响,特别是文人心态转变在通俗小说雅化进程中的作用,探讨了通俗小说文人化的文化根源和深层机制,论述了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文人化叙事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从书坊编刊到书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吴歌概述,吴歌的文化内容及现实意义,吴歌保护、传承及发展现状,吴歌保护、传承及发展的理念和对策,芦墟山歌的传承和发展,白茆山歌的传承和发展。
《苏辛词说》是顾随的代表作《稼轩词说》《东坡词说》的合称,全书对苏东坡和辛弃疾的词进行了独到的解说,说辛精警,说苏深婉,精义名言,篇篇珠玉,具有浓厚的独创特色。周汝昌对《苏辛词说》进行了抄录,并且就自己对《苏辛词说》的一些思考与顾先生进行了探讨,深得先生认可。本书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苏辛词说》周汝昌手抄原稿,第二部
本书是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助力阅读点亮童年”的研究成果,是近年来上海市教研室学前教育部创新教研范式,正在走实证教研之路的一个典型案例。全书共分三篇,第一篇重点介绍了研究的过程,分析了量化研究的数据;第二篇详细介绍了100本图画书的主要内容,给出了切实可行的阅读指导建议;第三篇提供了针对3—6岁儿童图画书阅读的质性研究成果
《重返民族传统:世纪之交长篇小说创作现象研究/眉湖文库》是一部研究世纪之交长篇小说创作的一种特殊现象的学术研究著作,核心是从世纪之交的长篇小说中,来看古典民族传统怎么样和为何进入这个“历史时代”的文学创作,亦即研究古典民族传统在世纪之交长篇小说中显示的审美形态和文学价值。
《云间雪鸿:上海市松江区博物馆藏近代尺牍诗札》以上海市松江区博物馆馆藏近代信札、诗笺等未刊手稿为基础,编次整理,释文校点。原手札凡十二种,已裱成册页,各有题名,依次为《赫桥雁影》《天际宾鸿》《近代名人诗札墨宝》《近时名人手札墨迹》《戚友函札留真》《声应集》《书信小集》《硕彦鸿文》《近代名贤·松城前辈手迹》
对联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开始于明代。本书将楹联理论体系编排为十章,即汉字声韵、对仗用词、楹联对法、楹联节奏、楹联格律、楹联立意、楹联取象、楹联句法、楹联修辞及联墨艺术。
《人间词话》是近代国学大家王国维的代表作,以传统词话的形式,汇集西方哲学、文学和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学进行了精彩而独到的点评。全书以"境界"说为核心,立论精辟、自成体系,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的经典作品。本书收录王国维删改修订《人间词话》手定稿64则和未刊稿50则。并对每则都做了适当的注解和文白对译,以及叶嘉莹先生对王
为什么我们总是能够从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读到对于青春流逝的感叹?从辛弃疾的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中,想起无知又无畏的少年时光?从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中,读到刻骨的相思?又为什么总是能够从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中,读到远行时的浓郁乡愁?…&hellip
《声律启蒙》是清朝康熙年间的车万育为了培养幼童的声律基础和文学素养所撰写的关于学习写律体诗的著作。现如今虽早已不需用古诗词来博功名,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体悟到,学习古诗词无论是对个人文化素养的熏陶,抑或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姚尧精读声律启蒙》便是秉持着这一股热诚,对市面上《声律启蒙》良莠不齐的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