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肖水,诗人,译者,出版《两日晴,郁达夫》等诗集,出版《草坪的复仇》《布劳提根诗选》等译著,曾获建安文学双年奖、上海作协会员年度作品奖、“华语青年作家奖”诗歌提名奖等。现任教于上海大学。王子瓜,青年诗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著有个人诗集《长假》等,曾获扬子江年度青年诗人奖等奖项,现任教于上海大学文学院。书稿是现代青年诗
本书收录由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收藏的陈独秀、钱玄同致胡适等信札13通、梁启超致胡适信札11通,香港著名收藏机构翰墨轩收藏的李大钊致胡适信札1通、周作人致李大钊信札2通。这批信札是胡适后人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嘉德春拍公开拍卖,最终由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翰墨轩分别收藏,现由两家收藏机构联合将这批藏品“合璧”出版。这批信
本书收录了当代作家谭国伦二十余年来发表的散文作品近70篇,共30余万字。散文集按内容分为五辑:“回望故园”集中描写了作者对四川故乡的难忘记忆和浓重乡愁。“曾在军旅”侧重于作者从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有趣故事;“乡情缕缕”描写了作者在第二故乡——河北的生活,抒发了对亲人的深厚情感;“影像记忆”以作者工作和生活经历为基础,记
人类社会是一座宝藏,充满新奇和未知,等待人们去探寻、发掘。人生就是一场探寻之旅,一路风餐露宿,一路披荆斩棘,一路风光无限。在漫漫人生征途中,我们既会看到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从中真实领悟到人类社会的纯真自然;也会看到社会生活的人生百态,从中真切感悟到现实生活的纯粹本原。正是这些现实社会生活的细枝末节,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精彩
张伯苓先生的演讲集。辑录张伯苓生平重要演讲数十篇,如《舞台、学校和世界》《旧中国新希望,旧南开新责任》《南开大学成立之动机》《青年的择业、婚姻和信仰》等,旨在以张伯苓的演讲为切入点,撷取张伯苓的思想精粹,重温张伯苓的语言风采。本书纳入我社“百年中国名人演讲”系列,这个系列即以人物为单位,甄选在中国历史上颇有声望的一些社
这是作者近年来创作的诗学历史文化散文(谭谈先生语)合集。主要收入评述初唐、盛唐、中晚唐的主要代表性诗人及其诗歌的大文化散文,同时也收入了数篇写南北朝、两宋诗人的作品。力图展现中国文学史高峰的瑰丽风光,希望给读者梳理出一些唐代诗歌演变脉络和发展规律。如唐诗脱胎与齐梁诗风,“龙朔变体”时期王勃及初唐四杰、陈子昂的贡献,张说
有些事,在你还不懂得珍惜之前已成旧事。有些人,在你还来不及用心之前已成故人。 《心上有个人,才能活下去》是一本送给孤独者的治愈之书,巴金、沈从文、贾平凹、史铁生、季羡林、宗璞、蒋勋、马未都、肖复兴、刘亮程、陈希米、陈年喜等26位文学大家深情献作,收录《祭父》《秋天的怀念》《我爱你像爱一首诗》等34篇感人之作。从亲情、
《理想的下午》是旅行文学奠基人、“永远的浪游者”舒国治代表作。以一种超俗的眼光,与闲散的人生情怀,讲旅行、讲山水,看待周遭、寻觅佳境。自出版以来荣获华语文化圈多项大奖,被誉为“文艺青年人手**之书”。是流浪,是生活,亦是美学。 本书由作者亲自编选32篇散文。梁文道亲自作序,介绍舒氏其人其文,并勾勒出舒国治从
作者邢莉娜、邢丽雅,八零后,是同胞姐妹,一个内敛,一个新潮;她们联袂创业,一个研发产品,一个精耕运营;她们角色不同,性格迥异,各有所长,但相携相伴,互补短长,成长为女性健康管理领域著名的姊妹花。用当下流行的标签,她们属于“跨 界”“破圈”之有为青年,有着多重身份:创业家、深度阅读者、文化传播者。全书九十一条“掌中宝”
本书为散文集。内地到拉萨有两条路:一条是川藏线,一条是青藏线。作者经由川藏线进入西藏,由青藏线走出西藏,行程八千余里,拍摄了大量风光和人文照片,写下了散文十余万字,辑为此书出版,展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书为再版。本次再版根据出版需要对初版内容进行了增删,修订了书中的个别错误,按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