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文学革命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无论是作为现代文学代表的小说,还是与现代小说关键主题相关的启蒙思想,均有必要在学术上作一次全面的省思。在讲义基础上进一步整理而成的著作,从鲁迅先生的《呐喊》到金庸武侠小说,以点带面,揭示了中国百年文坛所走过的历程。本书将现代与当代视作一血脉相承的文学传统,选取鲁迅、老舍、韩少功、
本书是一部对于《金瓶梅》的赏析文集,作者使用比较文学的手法,将《金瓶梅》置于中国传统文学和世界名著两个广阔的文学维度中,从金(潘金莲)、瓶(李瓶儿)、梅(庞春梅)、西门庆等代表性人物入手,重点分析了《金瓶梅》的写实艺术、讽刺手法、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关注、对死亡的独特关心等,既说明《金瓶梅》为《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传统文
本书是一部零起点的近体诗创作入门读本。作者以王力格律诗体系及启功长竿律为基础,运用排列组合原理,破解了近体诗的形式密码。同时又结合自身丰富的诗歌创作经验,跳出原有之技术、技巧层面,从心法技法体系解读传统诗词并切入创作,引导读者从情感积淀、思维方式、表达模式等方面充实诗歌的内容。如此,期冀能使读者获得更广阔的解读视角、创
南北两宋时期,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逐渐发展成熟,词坛名家辈出。《我的大宋我的词》选取柳永、范仲淹、欧阳修、苏轼、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姜夔等八位有代表性的词人,借助大量诗词文章和史料评析词人的生平境遇和创作心态,透视南北两宋的兴衰起落和宋词背后的文化内涵。《我的大宋我的词》一书考证严谨,观点独到,文笔流畅。书中必要处添加
该书稿为刘禹锡研究论文集,论题主要围绕刘禹锡的诗赋、散文、政治与文学、理论与文本、地理批评、传播与接受、史实考辨、学术史等展开。各篇论文整体上体现出作者探求真理、切磋学术的治学精神,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该文集的出版对学界持续进行的刘禹锡研究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本论题所谓的社会启蒙,主要指的是在百余年以来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从社会制度到文化意识等层面对现代性的追求与建构。作为一种研究视角,相较个体启蒙而言,社会启蒙侧重于社会关系的层面。即更加重视对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层面的深入考察。相较感性启蒙而言,社会启蒙问题更加侧重于理性启蒙层面的探究。而介于八十
本书是著名诗人张执浩主编的一部诗歌选本,收入了多位中国当代诗人的力作、新作。本书力图展示国内新锐诗歌力量,所选的作者不以名气而定,而是看其是否仍然具有旺盛的写作活力,是否在诗歌写作的前线。本书分为开卷诗人诗选本诗歌地理等多个章节,兼有评论和理论文章,选录的诗人有马拉、袁永苹、刘年、姚辉、田斌、阿剑、阿川、一度、麦豆、龚
该书为儿童文学翻译相关的学术研究图书,以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为研究对象,遵从由外部到内部的研究顺序,先对制约儿童文学翻译的多重因素进行考察,再探讨翻译对当时儿童观、教育理念、民间儿童文学、原创儿童文学等的影响,以及翻译过程中所发生的创造性叛逆,然后从女性视角出发,对女性原作者、译者和读者进行考察,以探究该时期女性主体意
本书对西方文学新闻和中国报告文学做了丰富深入地叙事比较,厘清报告文学的概念,阐述这种新闻写作文体自进入中国以来的"先天不足"。指出中国报告文学致命的弱点在于其创作大多是忽视或背离了现代叙事逻辑的"摆拍式"创作。时代巨变中的中国报告文学的未来,在于重新认识这种新闻写作文体的叙述性实质,创作富有叙事力量的作品,重拾"我们的
台大终生杰出教授刘少雄教授的人气唐宋词赏析课。115阕词,带你重回古人的词情画卷;40位词人,带你倾听古人的浅歌低吟。 欧阳修的词有着意欲向悲哀反扑的振奋精神;温庭筠的词常以感觉和印象中的片段组合意象来呈现;晏几道的词擅写高堂华烛、酒阑人散的空虚;李清照《声声慢》其实是一种生命意志的展现;白居易《忆江南》树立了回忆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