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集首届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七十余年临床的部分典型病案,以及治疗脏腑疾病的证治经验、经验方。全书共分九章,第一章为概述,第二章为温热病与肺系疾病医案,第三章为脾胃肠系疾病医案及其证治经验,第四章为肝胆疾病医案及其经验方,第五章为肾(膀胱)与生殖系疾病医案及其证治经验,第六章为心脑系疾病医案及其证治经验;第七章为痹证、
推拿按摩手法在我国已然流传了数千余年之久,其起源要早于中药和针灸,在从自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尤其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又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因其不仅为人民大众治愈了疾病,而且避免了吃药之苦,扎针之痛。并且使某些椎间盘突出的病人避免了开刀之苦,减少了经济损失。 本书
本教材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由长春中医药大学等中医药院校的几十位推拿学专家集体编写而成,全书分上、下两篇及附篇,可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养生康复等专业本科生使用。本教材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由长春中医药大学等中医药院校的几十位推拿学专家集体编写而成,全书分上、下两篇及附篇,可
1本教材由上、下两篇共八章组成。上篇为基础篇,包括*章至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推拿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推拿功法研究进展、推拿手法研究进展,下篇为治疗篇,包括第四章至第八章,主要介绍了推拿治疗骨伤病研究进展、推拿治疗内科病研究进展、推拿治疗妇科病研究进展、推拿治疗儿科病研究进展、推拿治疗五官科病研究进展。本教材主
曹颖甫(1866—1938),名家达,字颖甫,晚号拙巢老人,江阴人。临证数十年,疗效卓著。主张以研究经方作为学习中医的基础,被尊为近代经方大家。本书汇聚了曹氏主要著作《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和《曹颖甫医案》,以彰显曹氏的学术风范。
孙光荣教授,第二届国医大师,第五届中央保健专家组成员,我国著名中医临床家、中医药文献学家、中医药文化学者和中医教育家。本书选编了孙光荣教授在各个时期所撰写的临床学术论文共52篇,收集孙老内科、妇科、肿瘤科等疑难杂症临证验案63例。按其内容和性质分为5类,涉及临证思维、临证经验、临证用方、临证用药、临证医案等方面,充分体
傅嬾园(1862-1923),近代中医学家,号嬾园居士。于民国四年(1915年)创立浙江中医专门学校,自编教材,亲自授课,开中医教育之先河。学术上承绍派伤寒传统,辨证重湿,施治主化,用药朴实轻灵,重视邪有出路。本书为其学术经验的集中整理。
本书结合中医理论,从中医角度详细介绍针灸学。内容包括中医针灸;针灸发展现状;针道与针灸文化;中国古代针法特色历史演变;中国近代针灸文献特点;中医针灸文化传承精髓;道藏中的针灸学;民国针灸学等。
本书共分为10个部分:成长之路、方药篇、女科病诊治篇、男科病诊治篇、肝病诊治篇、肿瘤病诊治篇、肺系病症诊治篇、疑难杂病诊治篇、黎医黎药汇编及附录,较全面反映林天东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由林天东教授带领其传承弟子收集整理。本书旨在能更好的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事业。
本书通过总结我们研究团队十余年的临床研究与经验,提出了内热针治疗的主要适应证、禁忌证,以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等。确立了内热针治疗方法,如每根针加热温度为摄氏42度最好,针体直径1-1.2mm,距离1-2cm,每次进针数量定为10根。以针刺目标软组织的起止点为主,针尖要求尽量达到软组织附着点骨面。每块目标软组织肌肉配有单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