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11个部分,分别是水文计算、梯田工程、治沟工程、河道整治工程、污水处理、垃圾回收与卫生填埋、橡胶坝、道路工程、灌溉工程、园林景观、生态农业园等。
《东营黄河志(1989-2005)》是一部反映现代黄河口治理的部门志续书,系统而又翔实地记录了黄河口治理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历史时段,即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本世纪初,黄河河口河段的河情、河工、河防、河政、兴利、两个文明建设等情况,以较强的专业视角,对整个黄河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口稳定与安全、治理举措与创新进行了
《防汛抢险技术系列丛书:堤防工程抢险》共分6章32节。在参阅了大量的历史参考文献、吸收和借鉴近期大江大河抗洪抢险实践经验和最新研究、创新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对堤防工程常见险情抢护、水闸常见险情抢护和堤防工程堵口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可用于堤防工程抢险实际工作的技术和对策。《防汛抢险技术系列丛书:堤防工程抢险》可作
《防汛抢险技术系列丛书:防汛指挥调度》共分为八章,分别介绍了洪水及其灾害、防汛指挥机构与工作制度、防汛准备与检查、预案编制与法规建设、防汛队伍组织与建设、防汛物资与抢险设备、防洪调度、防汛指挥决策与抢险指挥等。《防汛抢险技术系列丛书:防汛指挥调度》编写立足于实用性,可作为各级防汛业务人员及行政首长的培训教材。
《防汛抢险技术系列丛书:河道工程抢险》主要内容包括河道工程概况、河道工程出险机理分析、河道工程巡查与监测、河道工程抢险技术、河道工程抢险非工程措施、抢险料物与机械、国内河道工程抢险实例。《防汛抢险技术系列丛书:河道工程抢险》可提供战斗在防汛抢险第一线的指挥人员、防汛抢险队员使用,同时可作为各级防洪部门进行技术培训的教材
《历代治河方略探讨》主要探讨了上古治河策略、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治河发展,北宋利河御敌,金元利河南行,宋元治河成就,明清治河方法,以及潘季驯、靳辅、陈潢、魏源等的业绩、观点,还包括兴利除害的设想、欧风东渐后治河策略的趋向等。
《明清治河概论》从治河的观点出发,引用了丰富的史料,以治河的策略措施为纲,进行章节的安排。而在陈述各家议论时,则以年代为序,冀以了解前后的演变过程。在论述《明清治河概论》主题之前,首先概述明以前的黄河治理,并说明明清黄河概况,这是当时治河的客观背景。其次叙述明清治河的主要目标,这是拟订治河方案的指导准绳。及入主题,则分
《黄河防洪工程概算定额(试行)》是根据黄河防洪工程建设实际,对水利部颁布的《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的补充,与其配套使用。章的编号与其一致,主要分为“建筑工程概算定额”、“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等三篇。《黄河防洪工程概算定额(试行)》是编制水利工程预算的依据和编制水利工程概算的基础,可作为编制工程
《宋代黄河史研究》,是一部宋代黄河河工史研究专著。这在已见的中国水利史研究著作方面尚不多见。全书共计四章十节,卷首有绪论。书中内容除部分稍有溯源和向下延伸外,以北宋治河为主,大体包括了宋代黄河治理的全部内容。其中就埽工的创建与应用、四季水情的鉴别、堤防修筑和堵口工程、民夫调用制度、引黄放淤、治黄机构和主要的治黄方策等均
《山东东明黄河志(1986-2005)》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以东明黄河的治理开发为重点,客观论述了东明黄河治理及开发利用的历史阶段与现状,汇集了治黄的成果、经验和教训,是一部实用性较强的志书。《山东东明黄河志(1986-2005)》可供广大水利工作者及水利史研究者参考使用,也可供相关领导决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