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史纲要两篇》李长傅编著,民国二十四年,两篇。上篇为后印度半岛,概述了越南、泰国、缅甸等后印度半岛的一些国家,包括岛屿的分布,民族的渊源、以及与其他国家包含中国在内的关系和交涉,其中对一些对南洋比较有影响的战争概述的也比较多。下篇是马来西亚的概述,与上篇叙述方面大致相同,也多体现了重要的国内外的战争以及与各国之间交
《咸宾录(中)》为《咸宾录》中集,辑卷三至卷六。《咸宾录》明代罗曰褧撰,八卷,明万历十九年刘一焜刻本。此书为中国明代记述边疆少数民族及亚洲各国的史地专著。罗曰褧字尚之,江西南昌人,万历乙酉(1585)举人。此书共八卷,按地理方位中的“东、西、南、北”划分为《北虏志》一卷,《东夷志》一卷,《西夷志》三卷,《南夷志>;三卷
《咸宾录(下)》为《咸宾录》下集,辑卷七至卷八。《咸宾录》明代罗曰褧撰,八卷,明万历十九年刘一焜刻本。此书为中国明代记述边疆少数民族及亚洲各国的史地专著。罗曰褧字尚之,江西南昌人,万历乙酉(1585)举人。此书共八卷,按地理方位中的“东、西、南、北”划分为《北虏志》一卷,《东夷志》一卷,《西夷志》三卷,《南夷志>;三卷
本书设有“日本思想文化”“特辑日本文学中的城市书写”“比较文学”“日本法学”“融通论坛”五个栏目,收录了《改元特稿:令和与<兰亭集序>》《当代在日华人女性作家书写中的符号身份与性别叙事》《地区作为方法——兼论俄、日、中三国比较文学研究》等文章。
本书收录了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学者关于日本研究的学术文章近二十篇,分为“大选后的日本政局及外交走向”笔谈、日本农业振兴与中日经贸合作、井上哲次郎研究、日本政治与社会、日本思想与学术史、史海钩沉与翻译六个主要专题,反映了国内外有关日本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在六个专题之外,还有书评一
作为商务印书馆“突厥学研究丛书”的第二种,《欧亚草原历史研究》是2018年在上海召开的“第七届中古欧亚草原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的中译本。因为本文集的作者多数是国际上研究欧亚草原的名家,他们的文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所以将中文版书名定为《欧亚草原历史研究》。相对于英文版会议论文集,除了书名之外,对全书的结构做
公元前210年,徐福东渡,带去造船、冶炼、纺织等技术,使日本从采集经济迈入农耕经济。631年,第YI批遣唐使出发,引入唐朝的制度和文化,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1086年,上皇执政,依靠武士对抗摄关家,为武家干预政治的打开便利之门。1192年,镰仓幕府成立,以幕府将军为首的军事统治开始凌驾于日本天皇的权威之上。1868年
本书以1910-1911年中国东北的社会历史和各国在华交往博弈为研究对象,考察清末中国的环境状况与相关地区力量。资本主义全球市场的经济掠夺引发了东北的环境问题,俄、日、美等列强借治理环境名义,企图进一步扩大在东北的权益,而清政府试图"以夷制夷",进行回应与制衡。本书认为,这场博弈是近代中国应对列强主权侵犯的一个历史切入
本书作者通过广泛查阅传世文献中的唐人别集和总集以及出土文献中的隋唐石刻资料,历时四五年,集得350余篇隋唐僧尼碑志塔铭,逐一进行了校勘考订。在文献来源上,录文力求原始、准确、可靠,从而为隋唐相关僧尼及其他历史研究提供多方面新的史料。
本集刊是南京大学历史系元史研究室等单位所办专刊,集中展示了元史研究的重要前沿成果。此为第39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