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丰碑·思想家卷--宗教改革的杰出领袖马丁·路德
本书收选的故事,共分二十五章,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这些美丽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曾给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音乐家、思想家提供无穷的灵感与启迪,至今仍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本书记述了一位美国人安临来到中国传教并创办泰山孤贫院,救助难民计以万众,他和妻子生前设立的阿尼色弗芝加哥办事处,现已发展成国际儿童救助组织,分布到许多国家。全书分20章及后传、年谱,约20万字,随文插历史图片百幅。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最新修订版)是记述德兰修女(MotherTeresaofCalcutta,1910-1997,又译为特蕾莎嬷嬷、德肋撒修女等)生平的传记。德兰修女出生于奥斯曼帝国的科索沃省,阿尔巴尼亚裔,是世界敬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于1979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德兰修女在少
《殉道史》记述了从1世纪到16世纪西方历史上基督徒为信仰而殉难的事迹,其中着重叙述了从14世纪到作者所在的生活时代,即从英国宗教改革的先锋威克里夫时代到玛丽一世的整个统治期间,英国的更正教信徒或亲更正教人士所受的各种患难与逼迫。 在世界历史上,教会史学家的书绝少能对历史产生影响,唯约翰·福克斯的《殉道史》是个例外。作
《圣教杂志》为月刊,历十四年,内容为宣传教义、神哲学、中西学术、文化及经济社会等学问。反映了民国时期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本书共出版三百一十七期。
本书收入了巴西尔的两部力著及其部分书信。巴西尔的《创世六日》是传世名著,包含了他就《创世记》章宇宙起源所发表的九篇讲道。书中反映了早期教会对于科学与信仰之间和谐相融的看法,散发着巴西尔对于自然的热爱。另一部重要著作是《论圣灵》,这部作品属于基督教神学关于圣灵论的开创之作,对于后世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论基督教信仰》选辑了安波罗修的五篇论著,它们分别是:《论圣灵》、《论基督教信仰》、《论相信复活》、《论奥秘》、《论悔改》。作者在这些论著中针对阿里乌主义的从属论思想,阐释了基督的神性与父同等、同为永恒、同一本质这一为新约和旧约所共同肯定的观点。同时作者论述了基督教思想的中心内涵:宽恕、悔改等,以此阐明神的恩慈与怜悯。
文明无法以单一的色调存在。黑龙江的黑土文明不是纯正的“黑色”,异域文化的渗入使其呈现出独有的“白色”。黑龙江地处中国的边陲,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事件、异域民族的混杂,其地域性格显然有别于中原及南方各地。黑龙江的故事与俄罗斯民族有关,与这个民族所信奉的东正教有关……
《圣经》是全世界版本最多、印数最高、传播最广和影响最大的典籍。本书兼顾《圣经》的现有编排形式和内在主题发展,吸收国际学术领域在《圣经》释经学、考古学、人类学、评断学和神学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跨出了把《圣经》简化为信仰典籍的传统窠臼;复原《圣经》中命运多舛的以色列人面对国际变局时回应何去何从的问题意识,补足《圣经》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