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遴选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体现河南智慧、河南精神尤其是对中华文明特性产生深远影响的河南元素,将其挖掘出来与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民生等紧密结合,并以第二个结合为指导思想,对其进行现代化解读,以期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图书共遴选200余个词条,分为民本思想、家国情怀、治国理政、循法而行
皖北文化概论
19271937年的北平,是民国北京的黄金时代,名校集中,文人荟萃,作为文化都城充满迷人魅力。邓云乡成长生活于这个时期的北平,在回忆中重游这座宁静祥和的文化古城,还原了当时的文化氛围,如《清明上河图》一般立体勾勒古城文化生活史,引人无限追想。
《三州辑略》是清朝嘉庆十一年至嘉庆十三年间担任乌鲁木齐都统的和寜撰写的关于乌鲁木齐、哈密、吐鲁番地方的志书,因三地在唐朝分别为庭州、伊州和西州,故有是名。该书史地并重,分九卷二十一门,对三地的沿革、建置、山川、屯田、户口、赋税、物产等进行了详细记述。本书对于了解和研究清代乾嘉时期新疆东部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状况,
商都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有展望更新,也应有记忆留存和经验的研究总结。本书全面展现1949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上海贡献上海经验上海智慧上海引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生态文明等各方面,亦对上海如何继续当好排头兵、先行者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本书是四川省达州市政协2023年年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达州市政协大型文史资料系列丛书《达城记忆》的第七部,全书分为“历史烟云”“巴渠食荟”“传统技艺”“往事钩沉”“乡土风情”“亲情往事”6部分,通过达州当地居民记录自己身边的事,反映了达州不同时期生产生活情况,围绕达州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的种种变迁,展示所蕴涵的人文
《太和镇志》记述了太和镇自有文字记载至2022年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淳朴的民情风俗;重点记述了1984年建镇以来,太和镇人民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改革创新,艰苦奋斗,与时俱进的实践与业绩。同时,记述了太和镇在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各方面的杰出人物。全志共分二十四篇,主要内容为:建
本书以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村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是讲述明清至当代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历程。小洲村于宋末明初建村,在明清时期珠三角地区开发的社会背景之下,小洲简氏宗族逐步形成并发展壮大,成为村内最重要的血缘组织,控制着土地田产等经济资源。民国时期,小洲乡团成为当地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小洲村民的生活
本书内容丰富,将郑州市金水区15个街道办事处的50个村的历史文化着意梳理一下,使人们比较清晰地了解金水区的往昔,留住居民的乡愁;并通过对金水区人民体现的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增强区域认同与文化自信,实现新的发展。结构科学,栏目设置合理。语言朴实,有乡土气息。综观整个书稿,基本达到了“记住根,理出脉,守住魂;忆往昔,思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