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以遵化汤泉为主线,就遵化汤泉的历史、相关建筑和相关历史人物进行介绍。全书自郦道元《水经注》起,考证了众多古籍对遵化汤泉的描述,如《水经注》《帝京景物略》《畿辅通志》及《一统志》。自唐代以来,这里开始兴建了汤泉寺,以后又叠经修缮,兴建了观音殿等寺院。自辽代起,帝王们又利用天然温泉水,构筑了皇家建筑物,如砖砌水池、辽后
2008年汶川地震,数万灵动的生命在5·12那个下午戛然而止。汶川地震后,国家地震局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灾区民众避震逃生与自救互救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中,被地震埋压的伤员中只有25%通过自救互救被救出。灾难面前,多一次自救就会多一次生还机会,多一秒救援就会多一分生的希望,而这些机会和希望可能就掌握在被困人
本书共分5章。第1章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目标。第2章在分析需求的基础上,给出了整个系统的架构设计、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存储的详细设计。第3章介绍了系统所采用的关键技术。第4章给出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运行结果展示。第5章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包括本系统的主要特色及后续完善计划,以及地震应急相关问题的探讨。
《你要GET的防震知识/地球小子丛书》是为中小学生精心创作的,包括做好防震准备、地震避险原则、特定环境避险方法、自救互救知识、科学救助伤员和震后注意事项六个板块的内容。并采用形象的卡通画的表现形式,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和说明,让同学们轻松学习,快速掌握。
地震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位居我国自然灾害之首,不仅造成严重的社会创伤,也对区域发展带来深刻影响。要避免重大自然灾害对我国社会的冲击,需要提高国家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防范和减轻破坏性地震风险,通过推动地震科技创新实现从地震危险性评价、风险评估到工程减灾
本书主要是以图示的方式展示我国含油气盆地中主要的构造类型、典型储集体和泥页岩为主的烃源及盖层的地震地质响应特征。全书分八个章节,*章是对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三个关键环节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技术做了简要介绍,便于非物探专业读者了解图集中涉及的地震勘探概念和方法以及相关数据的来源。第二章通过地质模式图、地震剖面、地震平面属性图
《西北地区重磁场特征及其应用研究/西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系列丛书》是在《西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重磁资料应用研究》成果报告的基础上删减编著而成的,保留了区域物性资料特征、区域重磁场解释、成矿带重磁场特征、重大地质问题探讨等内容,对西北地区重磁场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和描述,以便同行和感兴趣的同事参考。其中地质问题探讨部分
为了总结近年来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推动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事业创新发展,中国地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组织了防震减灾科普征文活动,得到各地科普工作者的积极响应。经过专家组初审和终审,选定45篇文章编成《2018年地震优秀科普文集》出版,供广大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者学习借鉴。
《地震工程学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分为,概论、地震学基础知识、地震灾害、地震烈度、中国的地震、地震危险性、危害性分析和地震区划、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几部分。
本书以附录的形式,辑录了从1940到1977年间的重大事件,较完整地展示了机构的历史脉络和防震减灾工作的历程。书中记录了湖北省内1949年至1970年间震级Ms434以上的地震事件和1971年以来的有感地震事件的影响与应急处置过程,其中Ms5.0以上地震配烈度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