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形体史》共四编三十九章,总字数约150万字,内容包括上古形体史、篆文形体史、汉隶形体史、草书形体史、真书形体史等,全面论述了从商到清的汉字形体发展历史,详细介绍了各种书体的特点及兴衰、各个概念的正确含义,图文并茂,是第一本关于汉字的通史性的著作。该书选取的研究对象,不是当前学界关注并深入研究的甲骨文,而是聚焦近代
语音卷章节主要有一是各地音系:涉及广州方音、番禺方音、增城方音、龙门方音等72节;二是字音对照部分。
语法卷分别介绍了广东省72个方言点的对应表述,这72个方言点中,粤方言38个、客家方言18个、粤北土话3个、闽方言13个。
口头文化卷为广东省境内72个汉语方言点的口头文化语料汇编。
词汇卷收录了广东省粤、客、闽方言及粤北土话72个调查点各1200条的基本词汇材料。
《宋元韵图五种用字研究》一书选取《韵镜》《七音略》《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五种具有代表性的宋元韵图,从韵图用字这个最为基础的环节切入,展开全面整理与分析比较。为实现韵图与韵书、韵图之间用字的综合比较,本书建立了宋元五种韵图用字数据库,并且结合研究需求将结构各异的韵图统一为韵图数据表,在此基础上利用
本书以具备HSK5级水平的国际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学习与运用中国成语并从中了解中国文化为核心教学目标,是同类教材中具有填补空白性质的教材。书中从社会习俗、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神奇故事、隐喻表达、语言妙喻等方面,将成语分为若干系,对成语进行图文并茂的文化分析与运用操练;注重各章节体例统一,分为成语文化、成语释义、成语故事、
本书共7个单元。文选型单元阅读与欣赏部分设置基础知识应用、阅读与欣赏能力训练,表达与交流和拓展延伸;整本书阅读单元设置两个任务。还设计了期中自测卷、期末自测卷各两套,所有练习均有参考答案。
本书包括2个大主题,每个大主题下按功能分为11个小课式模块,小课式模块包括词语、句型、练习、游戏、汉字、故事、文化、课后任务、自测等,内容涵盖所有教学环节。
本书的研究基于语言类型比较,运用语料库语言学和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语气词“呢”“吗”“吧”“啊”“的”“了”功能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时把使用频率作为一个语法项目有无标记的重要标准,在确定了语气词的功能类型特征以后,再依据“普遍性对中介语有制约作用,习得也许遵循着特征层级性次序,无标记/弱标记性特征先于有标记/强标记特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