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青铜器文物保护的学术成果,也是张家界博物馆馆藏青铜器的一次全面梳理。2003年9月,浙江温州市瓯海区发现了一座西周时期的土墩墓,出土了铙、簋、鼎3件青铜礼器和一批矛、戈、剑、镞等青铜兵器,同时还出土的还有玦、镯、柄型器等一批玉器。浙江地区通过正式考古手段发掘的商周时期墓葬种,少有青铜
《兵马俑》是一套将趣味故事与科普知识相结合的绘本,通过发生在小主人公小秦身上的4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小读者全面而完整地介绍兵马俑的历史,包括兵马俑的种类、制作过程、每种兵马俑的职责、使用的兵器、秦始皇出行使用的马车及其背后隐藏的知识,并延伸出秦朝的生产制度、等级制度、征兵制度等知识。本书汇集国家文物局互联网中华文明《基
本书为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科研成果北宋皇陵遗址包含自乾德二年(964年),即北宋王朝正式立国的第5年,直到北宋王朝正式灭亡,该地总计在此分别埋葬了当时的七个北宋王朝的皇帝和被北宋王朝追封谥号为"宣祖"的赵匡胤之父赵弘殷,故称"七帝八陵",同时,这里共计在此祔葬有22个北宋皇朝皇后和上千座北宋时期皇室的
瓷器的海外传播是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一页。16世纪以来,中国瓷器通过海上新航线远销欧洲,它们不仅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器物,更是中国灿烂文明的载体。西方人是通过陶瓷开始认识中国、向往中国,进而与中国展开交流的,英文中瓷器和中国享有同一命名便是明证。瓷器这一文化符号,对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国瓷器在给欧洲
《新疆考古》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辑的学术集刊,共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10篇,内容涉及新疆地区奇台县石城子遗址、阜康市白杨河上游墓群、阜康市四工河墓地、阜康市泉水沟墓地、阜康市黄山河水库墓地、伊犁州G218沿线(新源段)墓葬、伊犁州墩那告诉公路尼勒克段沿线、察布查尔县阿布散特尔墓群、呼图壁县呼图壁河Ⅱ号墓群
全书900余万字,把百年来的中国考古学分为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时代考古、秦汉到宋辽金元明清时代考古、科技考古以及各个考古学专题研究四大部分,将每部分分解为50个左右的研究课题,每个研究领域按照时间顺序和研究进展的脉络来回顾,主要内容包括:对于各领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考古发现、重要研究成果的出版,对于相关领域研究具有创新
《汉画中的生活与精神世界》是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十四五规划形象文化史系列项目之一。全书精选两汉时期300余幅兼具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的优秀画像砖,通过汉画像砖和画像石中保留的丰富的历史信息,构建两汉社会史和民间的信仰世界,涉及神话传说、交通、战争、历史故事、天文、狩猎、农业、信仰世界、娱乐、饮食、精神风貌等
本书是“唐家湾历史文化丛书”之一,是唐家湾首部文物保护利用笔记。书稿将系统记录、整理和研究2009-2019年唐家湾精心修复的30余座历史古建筑全过程,公开修复过程中的勘察、设计图纸,全面披露唐家湾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真实记录。在这段古建筑修复的探索道路上,倾注了专家学者及文物保护工作者们的无数心血,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积
发现于浙江浦江县的上山遗址是一个分布于长江下游南边钱塘江流域、由19个遗址组成的聚落文化群集。上山文化体现了东亚稻作文化的起源状态。水稻的栽培、收割、加工脱壳以及食用证据,在这里被一一发现与证实……从比,浙江的区域历史迈开了通向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和吴越文明的漫长历程;从此,江淮及华南地区的人类开启了稻作文明的
本书为《弥勒碑刻拓片集》,全书收录了散落在广袤大地上因展陈条件受限未能全部展陈的弥勒历代碑刻拓片,为开启弥勒文化新的视野剪出一片底蕴深厚的灿烂新彩。本书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研究、书法鉴赏价值,还具有尊重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弥勒精神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