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100位院士成长历程,从院士们的成长历程中闪发出来的爱党爱国热情,刻苦学习奋力拼搏,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素质和修养,还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为我国科技技术勇攀世界高峰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他们的事迹对鼓励当代青少年努力学习、立德树人,具有深厚的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本
所有的历史都是人的历史。本书以轻松简明的语言风格,讲述了大明朝灭亡的最后时刻里12名典型人物的生平与故事,重点讲述他们在历史危局和面临生死考验时所表现出来的人性本质和精神本源。作者把宏大历史进程中的代表事件,高度浓缩在12名历史人物身上,通过他们生前与死后的境遇以及留给今人的启示,以这些历史人物的家国情怀为主线,揭示了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本书将辛弃疾的每一段人生用他的一首代表词作来概括。结合历史大背景,从宏观视野入手讲述辛弃疾的生平,着力深挖其在南北宋交替的大变革之下的文人心态,从而让现代读者在了
本书将李清照的每一段人生用她的一首代表词作来概括,如少女时代之《点绛唇》、晚年生活之《声声慢》等。结合历史大背景,从宏观视野入手讲述李清照的生平,着力深挖其在南北宋交替的大变革之下的文人心态,包括女性意识的觉醒、对传统封建思想的反叛以及爱国情怀,从而让现代读者在了解词人生平的基础上,体味大时代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从词人身
《萧红简史》以“阅读萧红”的视角,用叙事的方式讲述萧红的生平,由点及面展现萧红其人其事,使萧红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从对萧红人生道路的讲述,我们能感受到萧红细腻的情感,和她作品中一股顽强的生命力,一抹美妙、永恒的光彩。萧红可以说是当时一位独具艺术风格的女性作家,在文学创作方面,她的作品中当中包含着悲喜交杂的情感基调以及
本书由湖州市南浔区委宣传部、区文联策划推出。全面记录张龙翔从南浔出发,逐步成长为北大校长的人生轨迹,反映他在生命科学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张龙翔(19161996)是北京大学第23任校长(19811984年在任),著名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家、教育家,胰岛素合成主要参与者,中国综合性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奠基人之一。本书重点突出
沈从文一生给夫人张兆和写过许多书信,他曾在信中言及他的爱情:爱情呢,得到一种命运,写信的命运。这种写信的命运从作者追求张兆和开始,到两人终于结为夫妻,经历新婚远别,乱世飘零,政治劫难,一直未曾停止。信中有执着爱恋,湘情景致,有离愁别恨,无不洋溢着这位作家真挚的情感。这些本难以见到的书信,却因种种因缘际会得以成书,为我们
本书是《十二次访问:策展人》的姊妹篇,同样由十二篇访谈组成,受访者是十二位活跃的年轻艺术家。她/他们以80后为主体,自2010年前后开始进行艺术实践。本书以2020年和2021年为一个时间切片,记录、整理了她/他们近十年极具创造力和多样性的案例,试图呈现一份关于中国年轻艺术家的“人类学”样本,唤起读者对她/他们的好奇心
本书主要运用讲故事的方式讲文化,用讲历史的视角讲精神,书籍内容从中华传统文化和党史出发,深入阐述“忠诚”的时代内涵,结合航空发动机70余年发展历程,以生动鲜活案例,阐述在不同时期、不同单位、不同人物身上“对党忠诚”的深刻体现,充分彰显航空发动机战线一代代航发人对党忠诚的坚定践行,进一步培育弘扬新时代航空发动机精神。
本书共分为七章,内容包括:元代吴镇史料集要、元代吴镇史料(著录)、元代吴镇存世作品题跋、元代吴镇存世作品一览表、元代吴镇存世作品图录、元代吴镇年谱、元代吴镇卒年考。通过海内外美术史研究文本,汇集与作品密切关联的古今记叙、品藻和鉴定研究的意见,全面呈现吴镇及作品的真实面目,以期为读者进行艺术史研究、绘画创作提供可靠助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