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长城》以文明互鉴、各美其美理念揭示了以长城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给世界的智慧。作为一本具有科普性质的长城文化读本,它将指引人们尽情享受长城与冬奥的奇妙相遇,感受双奥之城的北京故事,体认古老希腊文明的奥林匹克精神与五千年灿烂不熄的中华文明之间连绵不断的渊源,让长城文化这张中华民族的金名片在北京2022年
在圆明园长春园东北狭长地带建有一组欧式园林,俗称西洋楼,乾隆十七年(1752)主体建筑建成,整体采用欧洲传统的几何构图,又局部采用自然山水布局,形成了特殊的中国式巴洛克建筑。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大量建筑被毁,西洋楼的石刻文物被拆运到各地,甚至流落海外。 作者遍寻历史资料,力图从史料中为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圆明园西洋楼。
《对于古老的中国文化,西方人总认为伟大而神秘。这神秘,既让他们着迷,又让他们困惑。而中国的五岳具有中国古老的本土文化的特质。盖洛通过《中国五岳》试图剥去五岳表面上的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外衣,探寻五岳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盖洛认为这神圣气息是中国文化的源泉和本质,是中国文化的神秘性所在。《中国五岳》不仅全面介绍了清末民初五
人类跟水打了几十万年的交道。我们知其然:水是生命之源;但我们也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万物不离水?本书把与水相关的自然、生态、资源、能源、利害、应用、文化等诸多离散的知识点像江河汇流一样融合在一起,并通过手绘图用透视的手法来剖解各种水工程构筑物的三维场景。全书分为34个知识单元、350个知识点,按照水与万物的关系、水之兴利
本书中两位作者试图避开全景式的描绘和宏大叙事,从微观层面入手,尽量从个人生活的场景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的古城成都,去触摸那些家常的、世俗的生活细节,部分再现成都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如摩登时代的都市时髦,让人耳目一新的学堂新潮,活色生香的川菜、小吃,异彩纷呈的民俗与茶馆、商场,繁复多姿的川剧、曲艺,热闹嘈杂的乡镇、乡场等
《扬子江上的美国人1903》原外文版出版于1904年,是一本考察长江地理地貌及沿江风土人情的游记。书中一百多幅照片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是来华外国专家系统考察和研究长江的部著作。《扬子江上的美国人1903》不仅全面介绍了清末民初扬子江的自然人文景观,还详实记录了围绕扬子江的各色人等的生存状态。作者对中西文化作出了
本书是一本地理游记随笔,主要讲述中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社会文化风俗等,共分为四篇,即山、水、城、人。例如,泰山、武当山、龙虎山;黄河、长江、汾河;内蒙古草原、沙漠;呼伦贝尔游牧人、清东陵守陵人、大漠药材种植人等。书中既有对自然地理地貌风光的描述,更有很多其背后人文历史故事,实现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的完美结合。 本书
街道地址有什么用?这是个少有人想过的问题,即使有人思考,大多也会认为街道地址的作用是保证准确投递邮件、让人们收到包裹,或者让旅行者不会迷路。《地址的故事》告诉我们,地址在历史上扮演了更深刻、更复杂的角色:给单个房屋编上号码的做法始于18世纪的维也纳,当时哈布斯堡帝国的领导人玛丽亚·特蕾莎下令这样做的目的并
丹徒自古乃是江南古邑,具有3000年历史文明。丹徒运河历史,可追溯至秦以前之丹徒水道,至隋通京杭大运河,而名显于世,古有五口通江之称。由长江入河口始,至辛丰段止,皆为历史上的大运河丹徒河段。此书客观真实反映大运河丹徒河段之历史变迁。江南运河辛丰段,地面标高乃江南运河处,水位较浅,加之多河弯,古来行舟困难,故被称为江南屋
故宫里的汉字(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