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为配合荆州市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项目建设,荆州博物馆对胡家草场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12号墓出土了一批简牍。根据出土位置关系可将简牍分为4组,简编号4636枚,牍6枚。通过对篇(卷)题和简牍内容的初步梳理,这批简牍大致可分为岁纪、律令、历日、日书、医杂方、簿籍、遣册等7类,各类简牍形制
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重要开端,自20世纪50年代首次开展调查发掘工作的六十多年以来,随着一系列田野工作的深入开展,在考古学文化序列与谱系、聚落考古与文明探源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便于查阅相关发现与研究成果,《石家河发现与研究》主要收录了20世纪50年代调查发掘报道与20世纪80年代以
天津博物馆论丛·2020
本书是对2012年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的明南京工尚书沈应时及其家族墓地的全面报告与综合研究。全书分五章:章介绍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历史沿革等,第二章介绍墓地概况及发掘经过,第三章介绍墓葬概况、形制及出土遗物,第四章为墓志考释,第五章综述洛阳地区出土明代墓葬。沈应时家族墓地由5座墓葬组成,均为夫妇合葬墓,排列规律,年
文物艺术品的鉴定,是一种对文物的认识和研究行为,是文物艺术品保护与研究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内容。本书系综合性的研究著作,对文化鉴定与保护的论述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指导。本书前两章为理论内容的分析,后六章为各类文物艺术品鉴定与保护的实践性分析,内容广博,克服了单类文物鉴定书籍的缺陷。全书深入浅出,便于理解。
战国楚简帛韵部亲疏关系研究
朝阳门古时为进京的交通要道,也因其曾为漕粮出入的城门,带动了朝阳门内沿线区域的整体繁荣,是北京老城中一块典型的历史地段。“古代图文中的朝阳门内意象”历史空间研究课题主要结合历史地图与历史文献,对从元到清(1267—1912年)将近700年来古代朝阳门内的街巷、院落及重点建筑进行空间推测复原与分析。采用历史城市地区变迁研
本书综合齐东方先生多年研究成果,以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资料为基础,对中国古代外来文化或与外来文化相关的器物、图像进行综合性研究。全书共分六章,以丝绸之路为宏观背景,以零散发现的个体文物为切入点,深入探索中外贸易、文化的交流互动。
本辑刊发考古发掘和调查简报4篇,公布了重庆江津区鼎锅浩遗址、湖北荆门响岭岗墓地、湖北襄阳申家咀墓地和四川安岳佛耳岩摩崖造像的新资料;收录论文7篇,分别对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出土陶器的制作工艺、周边地区对二里头遗址的影响、东周秦汉时期巴蜀文化墓葬的形制特征、云南和川西高原的三叉格剑、云南个旧黑蚂井墓地的族属、考古材料所见宋
为传播钱币文化,促进学术交流,也为科普宣传钱币知识,广西钱币学会每年定期组织相关的学术研讨活动,并将成果结集出版。本书是广西钱币学会2021年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历史时期的货币研究,钱币的发行背景、铸造工艺以及钱币管理等方面的考究,广西历史货币考古和民间新发现,东南亚国家古代钱币的研究。是专家、学者及泉友对古钱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