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元典对读(一)》是一项跨学科研究。本书以《论语》为线索,以节为单位,与西方元典相应章节进行对比,寻找共同点相似处,同时阐释各自的背景与理路,指出同中之异。互相参照与启发,获得了不少新解与新知。传统《论语》注释与研究局限于儒家思想本身,没有异质文化作为参照,视野受到限制,难以出现思想的碰撞。本书引入西方经典,大大拓
新编国学基本教材全套共27册,本书是其中的一册。春秋战国时代近五百五十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别长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思想史上*光辉灿烂的时代。给这个苦难时代增添一抹亮丽光辉的,正是诞生在这个时代的诸子百家。墨家的名称来源于创始人墨翟,他是先秦诸子中比较神秘的一位,墨子或子墨子都是人们对他的尊称。墨子游历于
新编国学基本教材全套共27册,本书是其中的一册。《老子》与《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重在详尽论述作为宇宙本体、万物之源和运动规律的天道,并以之关照人道,指导治国和修身,涉及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用朴素的辩证思维构建起独特的理论体系。本册选录了《老子》全篇(81章)和《庄子》两篇,作以注释、翻译,并
新编国学基本教材全套共27册,本书是其中的两册。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们言行的记录,是孔子生平与思想的*为可信的重要文献,是历代传颂的经典,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 《论语》(上、下)是由上海秋霞圃传统文化研究院组织编撰的国学基本教材系列中的书。论语(上)是对《论语》中学而*一至乡党第十的注解。《论语》(下)是对《
新编国学基本教材全套共27册,本书是其中的一册。《大学》《中庸》是南宋以来读书人必修的教科书,影响达700年之久。《大学》本指古代*高学府里教学的课程,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所作,教授内圣外王之道。《中庸》是记录儒家倡导的中庸之道的系统而细致的论说,教授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智慧。相传由孔子弟子子思所作。这两本书对于强化内心修
新编国学基本教材全套共27册,本书是其中的两册。 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孟子》一书主要是孟子自著,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参与其中。现存的《孟子》一共七篇,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分为上下两部分。 孟子作为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虽然和孔子一脉相承,但在许多方面有所突破,其思想
《人人都读得懂的〈易经〉》是一部通俗、系统诠释中国易经文化的著作,继承传播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易经》通俗化、大众化普及的优秀作品。 刘祺庸认为,易经主要强调两个字:道和德。学习《易经》,要尊道崇德。道是规律,德就是按规律办事,并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基本要求是,思考问题动机纯正,行事态度端正,品性行为符合规律或原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为何以今日哲学视角考量,唯有儒、道两家具备成为普世哲学、永恒哲学的条件?儒家又称孔孟之道,孔子是出发点,孟子是中继点,那么荀子、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算真正的儒家吗? 在这本书中,傅佩荣教授将给你完整详尽的答案。 本书根据傅佩荣教授在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授的先秦儒家哲学讲稿修订整理。书中依序
《周易》不仅是一部通过变易预测未来的占筮书,而且还是一部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社会、人生哲理的经典。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天道是人道的根据。《乾》《坤》两卦上承天地之象,下载君臣之道。君王受天所命,尚贤使能,观民设教;臣子顺承君王,择善而随,宽容厚德。孙亚丽著的《周易为君为臣之道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十七卦,将象数
《韩非子》又称《韩子》,是战国时期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该书在韩非生前即已流传。西汉刘向校书,加入了几篇他人著作,定为五十五篇。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总结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三家的思想,提出了一套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