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回顾过去、面向未来的诗歌论文集。回顾百年来中国新诗发展的壮阔历史,开启新时代中国新诗建设的灿烂新篇章,本书收录了2018年9月在北京大学召开的“中国新诗百年纪念大会”的参会论文,辑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诗人、学者的七十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这些研究继承了中国古代诗学的优秀传统,吸收了外国诗学的精华,应合了时代的
阿木尔吉日嘎拉(1869-1941)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近现代诗人、医学家。本书稿对阿木尔吉日嘎拉所创作的歌颂家乡、揭露社会不良现象、训言诗的内容、艺术特色进行研究的同时,对他的医药诗也进行了详细研究。本书稿精选了阿木尔吉日嘎拉的代表性诗作,是一部集中展示阿木尔吉日嘎拉诗歌创作成就的选集。为进一步推广阿木尔吉日嘎拉诗歌研
本书主要侧重我国甘青川地区广为流传的藏族民间口头叙事长诗作品的搜集、整理和地理分布研究,本书共搜集到了甘、青两地的近六十四篇作品,对六十四篇作品中的大部分作品撰写了内容简介。主要以《民间文学》、《民俗学》、《社会学》、《文学》、《历史学》以及《文献学》等为理论依据,采取了文体分类、文献研究、统计归纳和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
本书分为四部分,内容包括:燕乐考原、梅边吹笛谱、古籍信息说(王延龄先生论文选)、词话类选笺释。王延龄先生1957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现浙江大学)古典文学研究生班,师从一代词宗夏承焘教授。一生忠实秉承夏师治学之道,于词学意境说和词乐的研究均具有深厚的功力和成果。(中国诗词学会,中国韵文学会会员。)晚近以来(1984—1
本书分为七章:绪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总述、“谴责小说”与“讽刺小说”比较论、李伯元与《官场现形记》、吴趼人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与《老残游记》、曾朴与《孽海花》。内容包括:“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研究现状,“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共性特征,“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个性
游戏化向度的网络文学,作为一种基于(数码)人工环境的文学样态,发展出区别于传统现实主义的叙事程式和题材范畴。作者指出电子游戏及游戏经验对网络文学创作与接受范式的深刻影响导致了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网络文学内部的重要转向,进而借鉴东浩纪“游戏性写实主义”的概念,在全面剖析游戏化向度的网络文学的存在基础、内涵与特征的前提下
文学类型的划分向来是一个人言人殊的话题,不同的观测角度导致不同类型的生成,这反映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灵活性。《中国戏剧文学史》的基本策略是,悬置有争议的问题、论域,直接进入戏曲和话剧这两个非常重要的戏剧形态,主要关注作为“文学类型史”之一种的戏曲文学史和话剧史,尤其重视对宋元以来我国戏剧文学类型的归类以及对有代表性文本
人一生要读的古典诗词
《三国演义》与三国时代是中国永恒的魅力话题,深隧的历史感与英雄豪杰的崇高感,激发了国人的英雄情怀。本书作者张国风先生以罗贯中著《三国演义》一书为研究抓手,结合陈寿《三国志》和《三国志平话》中毛宗岗评语,融历史风云和艺术精妙于一炉,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时有隽语妙论,是典型的大家之文,雅俗共赏,堪称众多解读三国之书的又一力
本论著以诗篇的“贵族现象”为视野,以厉宣之际《诗经》篇什为对象,主要探讨这部分诗篇的贵族性、贵族诗篇中诗义的政治性及其话语的时代特征,以此又反观厉宣之际政治权力、道德意识、贵族与王室之间形成的张力等历史状况,对于《诗经》之生成过程、诗义及其生成语境等都有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