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中国文学的主流,中国文学长河一向以诗歌为正脉。不学诗,无以言。同诗歌的悠久传统相比,小说、戏剧是迟开的花朵,很晚才汇人中国文学的长河。广义上的诗歌包括诗、词、曲。诗(狭义上的)是指以齐言为主要句式的韵文,包括《诗经》、楚辞、乐府、五七言(还有六言、九言、杂言)古体及近体(包括律诗和绝句)等;词是“曲子词”的简称,是
纵观中国文艺发展史可以发现,一个时代,因其所具有的独特的时代条件,往往会产生出彪领那个时代又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的主要文艺形式。元人孔齐在《至正直记》中记虞集言论云:“尝论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绝艺足称于后世者。汉之文章,唐之律诗,宋之道学,国朝之今乐府,亦开于气数、音律之盛。”王国维亦在《宋元戏曲考·自序》中称:“凡一代
本书从源头上梳理近代(特指1840年至辛亥革命前)以来,通俗文学如小说、弹词、鼓书、竹枝词等,尤其是小说当中对上海印象和商业叙事的文学书写与表达方式,以其所包孕的历史困境与精神纠葛为出发点,深入到小说所建构的历史图景与生活现实,触摸时代衍变的脉搏,探究由此发生的道德伦理渐变,追索其中蕴含的人文情怀、商业精神和对上海城市
《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故事研究》以故事类型分析为基础,对1900-2000年间流传在鄂尔多斯地区的近600则蒙古族民间故事文本进行研究,析出335则故事文本纳入163个ATU故事类型编号,并根据同型异文情况,新增23个类型编码,完成《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在故事叙事研究方面,对动物故事、喇嘛故事、英雄故事与机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词歌赋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主要形式。本书从中国古典诗词歌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入手,分条目系统介绍了历代著名文学家、诗歌流派、诗歌体裁、诗歌理论、诗歌总集等诗词知识,还列举了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诗词名句的范例。该书纲举目张、凝练精到、可读性强,对于领导干部涵养文学底蕴、提高文化素养具有较好的参考借鉴意义。
30首深入人心的古诗词,从西周春秋的《诗经》到元代的《蟾宫曲春情》,这背后,是一段段动人心弦又曲折坎坷的爱情故事。 这些脍炙人口的金句,在三千年后的今天,读来依然让人有回肠荡气之感。爱情里的各种心思,穿越时间,与每个年代的人们相遇。这情愫的似曾相识,藏着许多不曾言说的人生哲理。 古往今来,这些唯美古诗词背后的爱情故事从
本书从文学、美学的角度对中国古典名词佳作进行文艺批评、注解与赏析。此外,本书还包括《人间词话》未刊稿。
《诗经·豳风·鸱鸮》四章章五句。《鸱鸮》全诗以鸟拟人,或谓『禽言诗』之祖。本书从中国、日本、韩国现存历代《诗经》三百贰拾余种注释和研究著作中搜集整理《鸱鸮》诗的注解和评论,是对《鸱鸮》诗的汇注汇评。全书分总说、句解、章旨、集评四部分分类汇解;按语加在每一部分后,内容主在归纳、条理纷纭之说,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以便读者能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王国维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融进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本书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该书观点新颖,立论精辟,自成体系,特别是书中提出的三重境界说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人间词话》是一部让我们学习如何欣赏古诗词、提升鉴赏
围绕“聊斋”,蒲松龄自己有诗吟咏,清人有诗歌咏,今人有诗有联赋咏。由此,“聊斋题咏”成为中国故居题咏文化的一个典型样板。本书选取“聊斋题咏”七十二则进行精心赏读,附有七十二则汉字解析,供读者在与“聊斋”相关的古文字王国里畅游。读《聊斋志异》,思聊斋先生,游聊斋故地,赏聊斋题咏,相信每一个聊斋文化爱好者在这一旅途中会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