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文学、美学的角度对中国古典名词佳作进行文艺批评、注解与赏析。此外,本书还包括《人间词话》未刊稿。
《诗经·豳风·鸱鸮》四章章五句。《鸱鸮》全诗以鸟拟人,或谓『禽言诗』之祖。本书从中国、日本、韩国现存历代《诗经》三百贰拾余种注释和研究著作中搜集整理《鸱鸮》诗的注解和评论,是对《鸱鸮》诗的汇注汇评。全书分总说、句解、章旨、集评四部分分类汇解;按语加在每一部分后,内容主在归纳、条理纷纭之说,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以便读者能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王国维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融进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本书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该书观点新颖,立论精辟,自成体系,特别是书中提出的三重境界说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人间词话》是一部让我们学习如何欣赏古诗词、提升鉴赏
围绕“聊斋”,蒲松龄自己有诗吟咏,清人有诗歌咏,今人有诗有联赋咏。由此,“聊斋题咏”成为中国故居题咏文化的一个典型样板。本书选取“聊斋题咏”七十二则进行精心赏读,附有七十二则汉字解析,供读者在与“聊斋”相关的古文字王国里畅游。读《聊斋志异》,思聊斋先生,游聊斋故地,赏聊斋题咏,相信每一个聊斋文化爱好者在这一旅途中会有新
本书结合作者的有关访谈记录,采用全人比较与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将林佩芬与叶广芩这两位作家的出身背景、人生经历、时代氛围、文学活动视作一个整体来省查关照;试图将作品文本及其产生的历史语境、影响状态都纳入考察范围,从而深入认识作家及其写作的全貌,阐释其精神品格与艺术境界,展现身处历史转型时期的当代国人在旧与新、传统与现代之
《古典小说论集》为作者40年间所作古典小说研究论文的选集。内容主要是关于明代“四大奇书”和所谓的“乾隆三大小说”(《儒林外史》《红楼梦》《歧路灯》)、《聊斋志异》等“八大名著”的研究。研究应用作者所提出的“文学数理批评”理论,揭蔽古典小说叙事的“三复情节”“三极建构”“二八定律”“‘六一’模式”“‘中点’模式”“五世叙
本书以时事小说的两个发展时段晚明与晚清为双焦点,展开文学与世变关联的思考,对时事小说这一特定历史时空下产生的小说创作流派,做了全面考察和梳理。在世变背景下,并置考察晚明与晚清时事小说,探究两个时段时事小说创作的因革损益,进而观察时代变局下相关因素、力量的消长对时事小说的诸多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时代新变。同时,通过追溯时
曹雪芹留给后人的《石头记》仅八十回,但带有脂砚斋批语。这部书看似不完整,实际上在前八十回中已交待了八十回后的主要情节和结局,已形成完整的故事。《石头记》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是:后面的故事内容,作者只馏下一些线索、隐词、批语,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并完成。本书是《石头记》脂砚斋全评本的仿古版,本书订正了原书的舛误,只保留戚序、校勘
本书以个案分析为主,在礼制时空背景下,分组还原十四首《诗经》祭祀礼乐的原始仪式功用。本书检讨传统以礼解诗法存在的随文求义、断章取义等弊端,提出并运用多重证据、立体、整体的以礼解诗法;意图在礼中完整地解读诗,而不是解剖式地以诗证礼。本书还尝试以诗补礼,由诗中呈现的仪式迹象,探索可能存在的祭祀礼制。如此,通过文、史、礼制结
本书重点关注19世纪以来,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学界,对中国古代诗话系列文本的译介与阐释、论述等研究。现共计有近百部诗话被英语世界研究者介绍、关注,其中又有53部被不同程度地进行英译。通过以纵向视角梳理英语世界中国古代诗话的传播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收集整理不同研究者针对不同朝代诗话的相应英译文本,从而进一步考察研究者们对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