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00年的小说,看100年的中国。 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一次,我们用小说打开中国! 百年来,19021916,总被忽略的晚清时期;19171941,总被说起的五四时期;19421976,总被留白的革命时期;1977孕育新声,总被争论的80年代至今…… 许子东的20世纪
本书包括20个专题。第1至第7题,是关于新诗节奏律的研究。本书从新诗节奏的基本单元入手,认为汉诗节奏属于音顿而非音步节奏体系。由此提出新诗节奏系统包括三种节奏体系,即音顿等时连续排列节奏体系、意顿诗行对称排列节奏体系和行顿对等重复排列节奏体系。强调汉语古今诗律、自由体和格律体诗律具有共同的家族基因特性。第7至第12题,
中国儿童文学博士文库丛书共21本,包括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专业五位博士生导师王泉根、梅子涵、曹文轩、朱自强、方卫平的理论专著以及2000年至2017年即新世纪以来培养的十六位优秀儿童文学博士的博士论文。 中国儿童文学博士文库集中展现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文学学科发展
《红楼梦新谈:吴宓红学论集》是二十世纪著名红学家吴宓先生红学著述结集。吴宓一生钟爱《红楼梦》,在《红楼梦》传播普及和红学研究方面都做出过重要贡献。由于种种原因,他的红学著述此前并未系统整理出版。为了便于当代读者了解他的红学观点,我们尽力将他的红学著述汇为一辑。吴宓的红学观点,既见诸其所发表的论文、书评,也见诸其日记、书
本书对唐宋时期的散文演变过程进行了详细梳理,具体分析了唐宋文章大家的艺术成就及其重要作品的艺术特色,着重探讨了唐宋古文运动发生的动因、发展的规律及其成败得失,尤其对唐宋思想演进与文章蜕变之间的关系用力颇勤。对于一向为读者所轻视、忽略的南宋散文,有较多篇幅的论述。本书适合具有一定古文基础的读者阅读参考。
每一块石头上,都沉淀着地球的历史,而《红楼梦》这块石头上,沉淀的是中国文化历史。从文化的角度看,红楼梦中人也象植物一样,有根,有蔓,有文化的凝结,思想的纹路。色彩文化显示了红楼人物的分野,中医文化中渗透出人物的不同特质,五行文化揭示了人物的关系,狂狷文化招摇着人物的个性,宗教文化中有人们的归宿,四时文化感染着红楼诗人谱
在中国几千年的诗歌史中,有一群诗人的文学地位远不及诗仙诗圣,他们没有太多作品被载集入册。但是,他们因一首或几首佳作被世代传颂,如张若虚与《春江花月夜》、崔护与《题都城南庄》、王翰与《凉州词》……
本书列入浙江省2018年度后期资助。本书从地域研究的视角,将浙江近代小说作为一个独立整体进行系统研究:从纵向的角度考察近代小说在浙江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近代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下,浙江近代小说显示出的独特性;从横向的角度对近代小说较为繁荣的几个主要地区,如上海、江苏等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浙江近代小说带
这是近人高步瀛编选(18731940)唐宋诗总集。全书共选录唐诗619首,计84家;宋诗197首,计17家(附金元好问)。其中李白、杜甫选诗多,约200首。采用集注方式,注释详尽,资料丰富;有总评、夹评,评点精到。引用材料,着重手,对旧注讹误时有订正。文革期间删去的曾国藩的评语,根据早期版本予以回复。此书1978年之后
唐诗学是有关唐诗接受的学问。作为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典范,唐诗在整个汉字文化圈影响深远。千百年来,海内外名家的唐诗接受活动,包括辑较、编选、注释、评论、翻译乃至指导、模拟创作等形式,至今不辍。这当然扩大了唐诗的既有传统,又汇聚了丰富的美学经验,更传递着多方面的文化信息,甚至影响到东亚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