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暖心阅读随笔集合,作者亲述青春阅读的经验,讲授阅读的方法与技巧,记录大师和巨匠的故事,与读者一同找寻阅读中的纯粹乐趣,在经典作品中滋养精神和心灵。特别收录《读书是一种修合》《少读宋词》《阅读屠格涅夫》等精彩佳作,在体会与反思中,感受精神世界的力量。 安静下来阅读,体会文字中的细腻与悠长,生活和世界仿佛也变得温柔
本书是一部讲述父亲母亲身边小事的作品合集。六十多位父亲母亲日常生活中那些平实、细微、感人的故事,镌刻着父母辈的爱与坚守、奋斗与荣光,以及执手岁月的相濡以沫。该书多维度解读中国式父母的关爱行为,深层次理解他们爱的初衷,唤起我们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本书是作者的个人散文作品集,收录了由其创作的《我为什么写作》《朝闻道,夕死可矣》《活着要有自己的颜色》《人生四大目标》《达则孔明,穷则渊明》《不如十年读书》等散文。书中所选的散文随笔,有作者对读书、写作、文学的思考,有对故乡、生命、未来的哲思,还有关于爱情、青春、生活、理想等主题的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性。
《生命的辨识度》是一部充满人生哲理的散文集。以人的社会化为创作基点,立体描绘了作者辨识自我、辨识他者、辨识义理的阶段性时空画卷,在辨别认识人事物的同时辨别认识自己的生命本质、生活目标与生存价值,个体的喜悲、爱恨、进退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喜悲、爱恨、进退,全书展示了辨识能力和被辨识能力形成的生动实践,彰显了美的辨识度之于生命
《你只是自以为飞得高》汇集了军旅作家阳宗峰的61篇青春励志散文,每一篇都简短易读,寓意深刻,有的是告诉你为人处世方法的警世格言,有的则是在你遇到挫折是帮你重拾信心的励志谚语,充分概括了作者军旅人生路上积累的宝贵经验,传达了他洞察世事的智慧,对青少年成长成才特别是立志军旅的有志青年富有指导和启迪。
从前的小村,庄稼不慌不忙地长着,孩子不慌不忙地玩着,大人不慌不忙地忙着,老人不慌不忙地老着,溪水不慌不忙地哼着的民谣,燕子不慌不忙地背着一部远古的家训,童年那么短,却那么美。 本书精选《想念小村》《父亲的露珠》《燕子筑窝》《寂寞的稻草人》等李汉荣经典散文作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回忆总是掺着甜味的,因为它不再来。你的
19541960年、19841986年,作者曾先后在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和瑞士大使馆工作。本书是其对阿尔巴尼亚工作生活的回顾和对瑞士的印象感谈,并对两国的人文景观做了详细介绍。此外,书中还追忆了其于20世纪50年代初从家乡芜湖到北京外国语学校负笈求学,及毕业后长途跋涉奔赴阿尔巴尼亚首个工作岗位的经历。作为一本图文并茂的回忆
书稿为陕西著名散文作家朱鸿所做,共收录五十四篇优秀的作品。叙述长安城南的形胜、楼观、祖庭、史迹、道路、隘口、鸟类、谷类、风俗及乡情和亲情。凡名山、古原、平川、秀水及人类活动,尽在其中。立意高远,感情至深。
本书是张家玮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随笔作品。全书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世俗生活这一主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意象作为题材,其中有文学大家,也有珍馐美食,有风物景致,也有寻常小物。作者通过对这些烙印于中国人认知中的元素的细致观察、灵动描摹,对其背后承载的厚重历史、情感积淀加以梳理、提炼,将已融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
今年86岁的姜淑梅被称为传奇奶奶,她的人生像一串疯狂的冒险。 出生于1937年,10个月时鬼子进村;11岁,解放军打济南;22岁,大饥荒;29岁,文革。多次死里逃生,但她始终哈哈大笑地活着。 60岁识字,76岁出书。一不小心就畅销全国,央视叫她传奇奶奶。80岁又开始学画画,82岁学书法,下一个目标是活到130岁。 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