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丛书》是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编写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在河北省委宣传部支持下,由河北省文联和省民协牵头,对河北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进行了系统调查,积累了丰富的文字图片资料。《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北高阳》通过文字、图片的形式记录高阳的自然、历史、民俗文化等
本书以水为线索,串联起古往今来的水历史、水故事、水经典、水哲理等。本书主要从水文化的概念、学习水文化的意义入手,概括讲述水与中华文明、水与农业、水与政治、水与战争、水与工程、水与儒家思想、水与道家思想、水与管子思想、水与墨家思想、水与文学、水与艺术、水与民俗等内容,多维度讲述水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中
书稿主编为文学院马亚中教授,副主编为吴文化研究者潘君明、柯继承。质量有保障。书稿以苏州市政府公布的《苏州市区第二批吴文化地名保护名录》作为编写内容,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实体地名(116条),第二部分行政区域及居民点地名(131条),第三部分道路与桥梁地名(436条),第四部分纪念地和旅游地地名(297条)。以
《临沭县地名志》是一部地名历史文献。编纂本志,旨在通过完整系统地记载临沭县各类地名的历史和现状,以及与地名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历史资料,全面准确地反映县内常用地名的语源、沿革和特点,为读者提供一部用途广泛、依据可靠、具有科学性的地名工具资料书。
本书记录和反映了北京丰台卢沟桥、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河北赵县赵州桥、江苏扬州五亭桥、江苏苏州宝带桥、福建泉州洛阳桥、广东潮州广济桥、广西三江程阳桥、贵州福泉葛镜桥、四川甘孜泸定桥等中国十大古桥的现状、历史沿革、基本构造、建筑特点、装饰艺术及相关人文内涵、典故轶事等。本书具有一定的史料性、可读性,书中配以59幅精美图片,
威海,三面环海,一面接陆,山海相依,岛湾相映,春温秋爽,冬暖夏凉,是中国最早迎接日出的沿海城市。这里历史悠远,春秋莱国筑城于不夜,后为齐国东莱地,秦代建县于昌阳,北齐文登建县,明代威海社卫。1987年,威海升级为地级城市,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先后荣膺国家级的卫生城、园林城、宜居城、森林城、文明城等诸多美誉,获批
这是一本地方文化类的书,主要是围绕盛泽地名描写。本书包括两个部分内容:一是“地名探源”,二是“旧事拾遗”。“地名探源”,作者认为地名是一定地域的标志,不仅代表这一地域的空间位置和类型,也反映了这一地域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特征,强调了地名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保留着较多的历史信息,积淀了深厚的地域文化,因此地名文化成
江苏是我国淡水湖泊分布最集中的省(区)之一,湖泊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湖泊率达6%,淡水湖泊占比居全国之首。2005年江苏省政府公布了江苏省湖泊保护名录,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按照江苏省水利厅相关要求编制了湖泊图集。近两年省政府对湖泊名录进行了修编,2021年3月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江苏省湖泊保护名录(2021修编)
本书是收录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收藏的广州近代史料的丛刊,共50册。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和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广州在中国近代发展、转型和变迁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积累了极为丰富且比较完整的文献资料。这批文献可较全面地反映近代尤其是民国时期广州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从而较全面
本书讲述在中国大运河历史发展背景下,北京大运河发展概貌和历史文化内涵。重点讲述与北京大运河各历史时期相关的重要人物和史实,主要景观和文化遗产的前世今生,物资转运功能与北京城市发展关系密切的具体表现,以及促进中华交流汇通、文学艺术繁荣的典型事例。包括六个主题:波延百里事越千年、堤渠闸桥束流启漕、南粮北运百物随伴、河岸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