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写给文史爱好者、书法研习者、语文教师和学生朋友们的古汉字通识读本, 用900多幅出土古文字例字, 介绍200多个常用汉字的源流, 旨在揭示关于汉字的常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探讨分析汉字源流的正确方法, 介绍甲骨、金文、简帛等出土文献及相关研究取得的新知。
本书共有102课,收录了2000余句日常对话。出版后广受欢迎,至1938年已经出了三版。第一版仅注日语音,而后在第二版加上了上海语音。作者丁卓,上海语学专门学校教授,长期从事中日语言教学,桃李满天下,手头有多种教材,最后汇编成此书。该书的封面题字是作者先父丁汉卿遗字。在上海日语专修学校工作的五月女量佑称赞说该书不涉理论
本教材根据最新颁布的公文处理法规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的要求编著,内容覆盖并超过了国家秘书职业资格考试指定用书所包含的公文文种范畴,为读者应考秘书职业资格证书提供了指导和借鉴。全书内容系统实用,例文规范新颖,文风新鲜活泼,是提高公文写作能力的实用教材。这次修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调整、完善了体例形态设计。按照中共
本丛书以50岁以上人士为主要阅读对象,针对老年人日常生活各方面的需求,解决老年人的困惑,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帮助他们适应变化迅速的现代社会,让老年生活更为方便、多彩、有价值感。 本书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编写,介绍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新名词,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等领域,还附有智能手机实用指南,帮助老年人适应和接受生活中的新
本书分7个单元,书中每个单元设置了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内容分析、阅读与欣赏教学说明、表达与交流教学说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说明5个部分。
本书包括2个大主题,每个大主题下按功能分为11个小课式模块,小课式模块包括词语、句型、练习、游戏、汉字、故事、文化、课后任务、自测等,内容涵盖所有教学环节。
本书是一本四川方言随笔集。所涉之四川方言,包括方言词语,方言俗语,方言歇后语等多种形式。以每一个方言元素为基础,或者探究其形成路径,意义分化,感情色彩,使用环境等,或者在以此演绎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掌故和亲历的故事,以增加文字的生动性。一个方言词就是一种生活一段历史,蕴涵着各种丰富的情感和人生哲理。尽力探究方言词的语源信
日本学者在中国传统音韵学方面成就斐然,尤其是在域外汉字音的研究方面,善于发现与分析基本材料,考证细密、重视对勘。为了让国内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日本学者运用汉字译音与对音材料探讨汉语音韵学问题的重要著述,该书选取了服部四郎、河野六郎、藤堂明保、三根谷彻、西田龙雄、平山久雄、尾崎雄二郎、桥本万太郎、高田时雄、庄垣内正弘、远藤光
《汉语史学报》(第二十七辑)特设“汉文佛经语言研究”和“近代汉字研究”两个专栏,包括朱冠明教授和郑贤章教授在内的十一位作者,均为这两个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前沿学者。“汉文佛经语言研究”专栏首篇对辛岛静志先生的学术成果和贡献作了精辟的评述,其余诸篇用历史比较、梵汉对勘等方法探讨中古佛经的语法和词义问题。“近代汉字研究”专栏内
本词典以简明为特色,以实用、规范、精细、准确、踏实为编写原则,收录古今意蕴深厚、凝练典雅而最具生命力的常用成语6768条。按照国家标准中的汉语拼音拼写规则注音,并按照国家规范依次编排条目和索引。以直解方式释义、串讲,使读者明了每个字的确切含义。根据字词含义并反复对照成语的实际用例,准确地归纳出其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