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对今后的药品生产、科研开发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综合应用性技术科学和制药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之一的中药药剂学实验,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创新能力,使学生全面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因此,依据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和“承前启后,立足特色”的原则,围绕实验教学改革的
《实用中药师手册》立足目前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末零售药店全部配备执业药师的政策要求,以现代中医药发展对中药师的专业技能要求为线索,介绍中药师业务、中药临床应用知识、临床常见症状的中药治疗和常见病证的中药治疗。全书分为基础篇、药材篇、临床篇3编,基本囊括了当前中药师所必须掌
★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穷尽毕生精力,历时27载编撰而成。全书共52卷,约200万字,收入药物1892种,附方11000多种,集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之大成,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2011年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评价为“亚太地区科学史领域
《医学衷中参西录临证助读系列(药论分册)》为《医学衷中参西录》药学部分,即第四期全部内容,共五卷,包括中药和西药。为了便于读者学习张锡钝的儿药经验,编者在注文中对文中生僻字词、西药名称等进行注音、注释;对张锡钝的用药特点、辨证精巧等予以强调和说明,对张锡钝的错误认识字予以纠正;在按语中对张锡钝的用药特点、病案、医理等进
《太平圣惠方》是北宋初王怀隐等奉敕(公元982年)编纂的大型医书.刊行于公元992年。该书虽以各科医方为主,但也包括脉法、药物、针灸等非医方内容.且各类医方前均有病源论说,内容*为丰富。我社曾于1958年首次出版排印本.后屡经重印.促进了该书在当代的流传。为适应当前广大读者的需求,我社再次聘请专家对该书重新整理校勘,出
《中医方剂大辞典》收录了上自秦汉,下迄2010年底1800余种中医药及有关文献中有方名的方剂。全书方剂数目在《中医方剂大辞典》原版基础上增加了2400余首。这些方剂均来源于**资料,如1987年以后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的《首批***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原卫生部颁发的《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国家药品标准
本书分系统精选家庭常见病治疗秘验方,内容包括常见病简要介绍和秘验方两大块,常见病简要介绍包括病名医用名及俗称,临床表现、辨别诊治、治疗原则等,秘验方内容包括配方及用法、疗效、百姓验证、荐方人、引自等。本书内容丰富,方剂介绍详细,取方简易,实用性极强。
“用药如用兵”,非是虚夸,故徐大椿设论用药当与否的重要性。医之用药,犹如将之用兵,善用药者,必先广读诸家本草,再而临床实践应用,反复观察验证,方能真知药性,灼见药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重点在于实用,既注重临床应用,权衡法度,又重视学有渊源,了解发展规律,使之掌握历代医药家的用药经验,得以古为今用。《中医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1518~1593年)著。全书首列总目、凡例、附图,卷一、卷二为序例,主要介绍历代诸家本草及中药基本理论。卷三、卷四为百病主治,袭用本经以来“大病主治”、“诸病通用药”例,举诸风等113种病证,分列主治药物,便于临证查考。卷五至卷五十二为药物各论,均以“部”为纲,以“类”为目。分水、火、土、金
《历代名医经方一剂起疴录》在汗牛充栋的古今中外历代经方医案文献中披沙拣金,严格筛选出“一剂治愈”或是“一剂显效”的经方验案,这不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真实写照,而且还反映了医家的临床经验及思维活动。因其中又包括了对经典的阐发、具体疾病的辨证分析、经方的加减应用、药物性味功效的探讨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浓缩、涵盖了中医理论和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