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鉴网课二十讲》取材于2020年12月11日第一讲开始播出的“年鉴大讲堂”,至今一共20讲。“年鉴大讲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形式更加开放,受众更加广泛,影响更加深入,因而受到普遍的欢迎。本书将“年鉴大讲堂”20讲视频内容用文字形式保存下来形成。《年鉴网课二十讲》坚持理论创新,站在学科前沿,展示了对年鉴的定义、性质、特
书稿主要撰写了2020-2021年上海期刊所取得的成绩、采取的措施、奋斗的目标、上海期刊的现状以及取得的国际影响力。在往年的基础上,上海市期刊协会继续拓展、丰富研究范围,因此书稿具有较强的引导能力和重要的思想价值,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本书的出版将会对及时反映上海期刊每年的总体和分类发展情况,深入研究
本书讲述了自1952年更名至今,机工一直承担着推进中国工业技术进步与科技知识传播的重任。70年来,在风云变幻的信息出版领域,机工紧跟时代、砥砺前行,从单一的科技出版,不断向专业、教育、大众出版领域拓展,并加快推动从纸质书向“一纸三电”全媒介内容产品和文创产品的创新转型;从单一的纸刊广告,不断向品牌宣传、技术交流、推广服
《福建出版科学论集·第十一辑》系福建省第十五届出版理论研讨会所征集的优秀论文汇编,共74篇,分为图书编辑论文与期刊编辑论文两类。所收录论文均聚焦“十四五”发展规划,围绕如何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主题展开讨论,揭示了出版人的时代使命和重大责任,论述了当代出版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的建议与方案。论文资料翔实、观
数字出版物缴存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国家数字文化遗产的长期保存和获取。随着数字出版物数量地不断增长,对其进行缴存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主要做法。虽然纸质出版物法定缴存的概念和实践已被广泛地理解和接受,但由于数字出版物的特殊性,传统意义上的出版物、出版商、出版地等概念已经有所改变。为此,数字出版物的缴存不能简单地照搬或是全盘接
本书分为口述史、往事寻踪、史海钩沉、书海飞鸿、湖畔散叶、文化自述、百家书话、人物写真、档案资料、走进序跋、刊史采撷、我与藏书等栏目。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认真作好出版工作”题词》《我的蔡伦研究——刘光裕先生访谈》等。
本书是作者经过多年的编辑与发行经验,详细阐述编辑过程中介入发行的重要性。编辑发行是图书生产链条的一个整体,应当在编辑选题策划、版面设计、成本控制、宣传推介中融入发行工作。图书主要内容为编辑的职业道德、编辑的职业素养、图书的审读、图书的设计、成本预算、资料整理、图书著作权、图书市场营销等。书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图书生产的各
本书稿为魏玉山老师主编的著作。继续沿用第三卷的体例,采用国别报告结合案例的形式。国别报告涉及12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涵盖阿拉伯、南亚、北非、拉美地区,以及欧洲中部、西南部、东南部等地区,力争观照更多的“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内容重点介绍对象国的与出版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与管理体系,阅读政策与现状,以及图书出版发
本书内容讲述:2020年,国际出版市场整体表现平稳,畅销书仍是各国出版界的宠儿;电子书放缓了增长的脚步,有声书、自助出版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线上亚马逊风生水起,线下实体书店大多举步维艰;国际企业集团与时俱进,已从传统出版商演变为广义的出版服务提供商。据此,笔者总结归纳了2020年度世界主要出版大国纸质新书出版品种数排行
本书是面向中国专门宣传普及科学知识为主的期刊的调查、统计报告,涵盖了目前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发行的专门宣传普及科学知识为主的期刊刊物280余种。详尽描述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科普类型期刊的发展历史,科普期刊功能,分类、覆盖面、受众人群、出版地区分布等现状及与融媒体转型发展等情况分析,还调查统计了这些科普期刊的主办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