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草场墓地位于荆州城东北部的岳山村,隶属于荆州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2018年,为配合基本建设,荆州博物馆对该墓地进行了发掘,共发掘18座墓葬,包括西汉墓11座、东汉墓3座、宋代墓3座、明代墓1座。其中M12是墓地中规模优选的一座西汉墓葬,头箱中出土竹简4600余枚,具有重要价值。2021年,我社出版《荆州胡家草场
域外遗珍——漳州窑瓷器特展
《从化横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从化区博物馆编著
本书以云冈石窟中由贵族或民众主导制作、数量众多但规模较小、未得到充分关注和研究的中小石窟和佛龛为研究对象。首先界定中小窟龛的制作起始时间,其次阐明中小窟龛与同时期的大型洞窟的关系,最后探讨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云冈石窟造像活动的主体转变为民众,实际的窟龛开凿由多个工人集团分别完成的可能性。本书弥补了云冈石窟学术研究的薄弱环
本书主要研究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以及其他统治时期的瓷器,包括清初器物和康熙青花瓷、釉下五彩瓷和釉上五彩瓷、康熙单色釉瓷和颜色釉瓷、雍正瓷器和乾隆瓷器、19世纪瓷器、清代陶器,以及中国陶瓷的造型、纹饰和款识等。本书带领读者走进中国瓷器世界,了解清代瓷器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以及欧洲对中国瓷器的影响。书中收录了百余件清代瓷
本书从历史、地理、艺术及保护四个方面为读者带来了一个生动多维的敦煌,轻松的文字和精美的手绘插图让一个遥远的敦煌与我们近距离产生了更多层次的连接。本书分为时光之美、空间之美、艺术之美与消逝之美四篇,随着翻阅慢慢领略关于敦煌的时空与积淀,将不同维度的敦煌展现在大众眼前,让读者对敦煌有个全面整体的认识。它不仅是一本关于敦煌莫
云冈石窟是北魏时期由皇家开凿的石窟群,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不可错过的瑰宝。《云冈:人和石窟的1500年》是关于云冈石窟与历代云冈人的历史非虚构作品,讲述了一段关于人的信仰人的工程的故事。 一千五百年前,人们虔诚发愿,要在灵山巨岩之上营造出一个胜极的佛国。 北魏时期,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昙曜主持云冈石窟的开凿建设。孝文帝、
《龙山》:龙山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主要分布在以山东为主的黄河、淮河下游地区,年代为公元前2600-前2000年。考古专家栾丰实向孩子们介绍了龙山文化被发现的过程,龙山文化的分布和年代,龙山文化是什么样的,早期的人类文明社会是什么样的等与龙山考古相关的科普内容。
《我们的文明古老到多久》:考古专家冯时认为,天文学是中国文化的源。西水坡墓中的北斗和龙、虎星象组成了一幅天文图。这是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天文图,距今约6500年。冯时从这幅天文图中揭示了古人是如何观象授时的,以及先民眼中的宇宙与四时。冯时还向孩子们描述了西水坡遗址给人们的启示。
《二里头》:考古专家许宏认为考古就是读地书。他向孩子们介绍了二里头在哪里,细数二里头的中国之最最早的宫城、主干道网、多网格城市布局、中轴线布局等,二里头的青铜礼器群奠定了华夏的礼乐制度,引导孩子如何去探究文明与国家的形成。此外,还向孩子介绍了早期的中国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