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殷眼中,龙泉青瓷五美并臻,兼具水墨渲染之美、含蓄之美、残缺之美、自然之美和简约之美。不仅如此,一枚小小之器,还能融会儒释道和周易文化。釉质自然流淌,道法自然,蕴含道家思想;青色含蓄内敛,毫不张扬,深合儒学思想;整体以莲瓣为造型,体现佛学思想;纹饰取意扭转乾坤,切中周易文化。徐殷不倦勤学,浸淫于传承千年的宋代美学,汲
全书从七大方面设置选题,或反映人类及世界,或反映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贴近读者生活。每节精选数个常用字,直观呈现从甲骨文等古文字到现代汉字的演变过程,说明文字的形音义。全书共讲解常用字300多个,数量颇为可观。读者不仅可以巩固对现代汉字的认知,还能知其源、知其所以然,同时也能了解相关的汉字知识及文化知识。
本书是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撰的博物馆学、考古学、文化遗产学、历史学、民族学等文博及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论文合集,分为博物馆管理、陈列展览、文物研究、社会教育、数字化建设、文化创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博资讯等八个栏目,共收录三十六篇文章。文章作者均为广西区内外文博领域专家学者,文章均为当年写作的研究广西文化遗产
本书录入、整理了德州所出土的自南北朝至明清墓志共36件,其中南北朝7件、隋代1件、唐代7件、明代11件、清代10件;对墓志的刊刻年代、志主生平、涉及人物、相关事件、乡邑地望、墓地位置及雕刻风格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释。作者花费两年多的时间深入各地进行收集、拓印、拍照工作,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保证了材料的真实性。通过对德
景观再造是现代社会中的常见现象,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围绕历史遗产而展开的。研究发现,以长沙铜官窑为中心的陶瓷技艺,一方面有历史线索有迹可循,另一方面又有一定的模糊性,而这使得后世人们有根据自己的需要重新解释乃至构建历史叙事的可能。其中既包括国家目标及其权力的运作,也包括了地方社会中不同人群的互动。本书以之为理论和现实背景,
本书由中共深圳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编,将深圳红色革命遗址整理汇编成册,是中共深圳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组织的深圳市革命遗址普查成果的汇总,图文并茂,准确、翔实、系统地反映深圳市革命遗址的历史和现状,是一本史料翔实的历史工具书,为了解和研究深圳市革命历史提供了丰富资料。有利于彰显革命先辈精神,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传承和宣传党的历
《历代金石文献集成》(第一辑)影印出版宋以后金石类著作73部,锁线精装共99册,共计29410页。古代金石学所产出的金石典籍,记载保留了大量金石文献、金石器物图形和古代学者研究金石的各种丰硕成果。金石典籍的价值非常广泛,除上述言及的古代学者利用金石证经补史、考究古文字的作用外,在当代文化视野下,金石典籍还具有考古学、文
本书分惠东梁化区域系统调查工作介绍、主要发现两章,具体内容包括:调查概况、调查区域介绍、调查方法简介、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及遗物点、商时期遗址及遗物点、西周到春秋时期遗址及遗物点等。
本书收集湖南秦汉至民国时期的石刻文献约6000通,涉及湖南长沙、湘潭、株洲、衡阳、邵阳、岳阳、常德、张家界、益阳、娄底、郴州、永州、怀化、湘西自治州等14个市州,包括摩崖石刻、墓志铭、碑碣、石阙、经幢、石柱铭刻、造像题记、石刻画像题字等多个类别。每通石刻为一个条目,先介绍历史、尺寸、石质,附上照片以说明保存现状,然后对
浅绛彩瓷是清末时景德镇具有创新意义的釉上彩新品种。从同治、光绪到民国初约50年之间,将中国书画艺术的“三绝”--诗、书、画,在瓷器上表现,使瓷画与传统中国画结合,创造出瓷画的全新面貌。《浅绛瓷笺》主要论述了浅绛彩瓷的美学价值和史学价值,特设专门章节介绍浅绛彩瓷上的历史名人。全书共设7章,按浅绛瓷绘家的成就、风格、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