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史书写人记事,大多如同一条条新闻短讯,情感和细节严重缺失。那些可是影响历史进程的人,他们身上一定有故事,有传奇,有不得已,可惜史书里看不到。而诗歌,可以让人物血肉丰满。本书作者以诗歌的视角,带我们回到唐宋的历史现场,与心底一个个名字相遇。比如在安史之乱中浮沉的李白、杜甫、王维、高适,中唐热搜榜的常客刘柳、韩孟、元白
被很多人奉为经典的胡适《〈红楼梦〉考证》,存在若干缺陷:该文对索隐派的态度有矛盾之处,对《红楼梦》的考证有失败之处,而脂砚斋评本之发现对此文形成无形冲击。《红楼梦》属于谜学;小说作者既是所谓石头,又是所谓脂砚斋等批者;《红楼梦》以及《石头记》等书名,由作者同时考虑、统一设计;小说撰写于康熙年间,主题在于凭吊由崇祯时期、
本书探讨玄奘西天取经故事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至当代的种种变化,并总结剖析了文化基因的相关理论问题。本书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探讨西游故事本身的演化,如孙悟空形象的进化;第二,深入研究西游故事的经典文本百回本《西游记》的诸多情况;第三,深入研究西游故事进化史中《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游记平话》《西游记杂剧》等中间阶段作品
本书是一本名家文学评论读物。作者闻一多先生站在一个崭新的高度,以历史的眼光分析研究唐诗的精华之处。全书冲破了传统的学术方法、学术研究的狭隘和封闭,从诗人的角度看待、研究诗歌,多有卓见。作为一部开拓性的著作,它在唐诗研究中的历史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同时,闻一多的唐诗研究有他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这对我们今天的学者仍然富有启迪作
本书是闻一多为楚辞爱好者解决阅读困难而作,书中结合文字学、音韵学、考据学等知识,致力于《楚辞》文字的校正,词义的诠释,对今本《楚辞》中的错漏处进行了详细注解说明。全书论证翔实,旁征博引,逻辑严谨,是古典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被誉为《楚辞》校勘的集大成之作。本书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既可以快速了解《楚辞》的文学知识,又可以感受
中国的新文学革命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无论是作为现代文学代表的小说,还是与现代小说关键主题相关的启蒙思想,均有必要在学术上作一次全面的省思。在讲义基础上进一步整理而成的著作,从鲁迅先生的《呐喊》到金庸武侠小说,以点带面,揭示了中国百年文坛所走过的历程。本书将现代与当代视作一血脉相承的文学传统,选取鲁迅、老舍、韩少功、
本书是一部对于《金瓶梅》的赏析文集,作者使用比较文学的手法,将《金瓶梅》置于中国传统文学和世界名著两个广阔的文学维度中,从金(潘金莲)、瓶(李瓶儿)、梅(庞春梅)、西门庆等代表性人物入手,重点分析了《金瓶梅》的写实艺术、讽刺手法、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关注、对死亡的独特关心等,既说明《金瓶梅》为《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传统文
本书是一部零起点的近体诗创作入门读本。作者以王力格律诗体系及启功长竿律为基础,运用排列组合原理,破解了近体诗的形式密码。同时又结合自身丰富的诗歌创作经验,跳出原有之技术、技巧层面,从心法技法体系解读传统诗词并切入创作,引导读者从情感积淀、思维方式、表达模式等方面充实诗歌的内容。如此,期冀能使读者获得更广阔的解读视角、创
南北两宋时期,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逐渐发展成熟,词坛名家辈出。《我的大宋我的词》选取柳永、范仲淹、欧阳修、苏轼、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姜夔等八位有代表性的词人,借助大量诗词文章和史料评析词人的生平境遇和创作心态,透视南北两宋的兴衰起落和宋词背后的文化内涵。《我的大宋我的词》一书考证严谨,观点独到,文笔流畅。书中必要处添加
该书稿为刘禹锡研究论文集,论题主要围绕刘禹锡的诗赋、散文、政治与文学、理论与文本、地理批评、传播与接受、史实考辨、学术史等展开。各篇论文整体上体现出作者探求真理、切磋学术的治学精神,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该文集的出版对学界持续进行的刘禹锡研究有一定的推进作用。